第240章:你确定?这里是中医科?不是研究所?!(第4/6页)

谁曾想,这赵建勇一点也不给陶功书面子,直接说了句:“疑难杂症,说了您也不一定知道。”

此话一出,顿时气氛有些尴尬。

因为此时,办公室的众人都在忙忙碌碌,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在意来的人是谁!

其实,这段时间,大家已经免疫了来参观的专家主任教授们。

前段时间,同行专家评测来考察了一周,科室的众人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所以并不会应影响工作。

而陶功书的脸色略微尴尬了起来。

而冯途笑着说道:“冒昧打扰一下,我们也很好奇,是什么疾病?”

赵建勇把陈南的医嘱记录在《陈南日记》上之后,说道:“腹痧。”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顿时来到办公室考察的几个专家都沉默了下来!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个赵建勇有些狂妄呢,但是……伴随着人家这个病名说出口,现场果然安静了下来!

因为大家还真的没有听过这个病名!

陶功书眉心紧皱,嘴里不停的回忆赵建勇说的这个“腹痧”两个字。

而冯途几人先是愣了一下,都开始思考了起来。

几个人凑近电脑一看!

陶功书顿时皱眉,这不就是李远帆吗?李建波家的儿子,紫癜性胃炎!

你说什么腹痧啊?

等等……

腹痧?

痧?

有些耳熟!

这个时候,身后的冯途、于涵几人也反应过来,忽然瞪大眼睛:“痧症?”

赵建勇这个时候转过身子,好奇的看了一眼几人:“咿?你们知道痧症?”

冯途几人对视一眼,面色凝重,他们还真的没想到,这一次刚来科室,就遇到了这样的疾病!

说实话,虽然冯途几人出于对陈南的尊重,或者说是对于陈南几个老师的尊重,决定这一次考察,态度好一点。

而且,杨鸿年的那一篇关于“辨证论治十法原则”的文章,的确是惊艳。

但是……即便如此,这里也不过是一个市级三甲西医院的中医科啊!

水平能高到哪儿去?

可是呢!

众人一来,就是一个下马威!

痧症!

这东西,别说大多数的医生了,就连他们几个人,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

因为痧症不在任何一本教科书里出现,甚至专业古籍和典籍里没有这个病名。

只存在于民间医学里面,他们若不是因为论文和科研需要大量的阅读量,说起来也很难接触到这个病名。

陶功书忍不住说了句:“痧症,确定吗?”

陶功书其实想说点什么,但是……却没有说出来。

毕竟……李建波孩子就是他送过来的,他怎么会说出来呢?

赵建勇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而此时,于涵看着赵建勇手里的《陈南日记》,忍不住说了句:“您好,打扰一下,我可以看一看吗?”

赵建勇点头:“嗯。”

说完,递给了对方,他虽然心里搞不清楚对方是谁,但是毕竟是杨鸿年和张院长带来的,估计又是那个单位的主任过来了。

于涵拿过笔记,几个人连忙凑了过来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记载的。

“凡两臂弯、两腿弯上下有细筋如丝,深青色,或紫或深红、或淡红者,痧筋也。”

“治痧三法……”

“分析紫癜性胃炎和腹痧的联系……”

“痧症的舌、脉、症不符合情况的合理分析……”

“建立痧症的临床路径……”

这一记载,看的于涵是内心震惊不已!

若非身在源城市人民医院,她绝对会以为自己来到了某个首都的国家级中医药疾病研究所!

因为这些内容,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思路,都足以让身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于院长深感震惊!

不仅是他!

就连冯途都感觉这里的人……都他妈是怪物!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医生,竟然开始建立腹痧和紫癜性胃炎的结合思路,开始创建临床路径了……

这还了得?

几个人的内心都有些震撼。

显然……

办公室是待不下去了。

杨鸿年看见了几人的尴尬,笑着说道:“咱们去看看医生查房吧。”

他想缓解一下众人的气氛:“其实,我们大多数的患者,没有这么严重。”

主要是……杨鸿年也怕他们问自己腹痧是什么!

关键是,他他娘的也不懂啊!

鬼知道什么是腹痧!

显然,办公室成了是非之地。

而且,他也不想在赵贱人面前丢了脸,毕竟自己才是主任呢。

冯途点头:“也好,看看病房,对于医院的中医护理,也能有所了解。”

说话间,一行人开始查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