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玉米,西天麦
“飞少爷说,您要番邦的东西,可沿海地区番邦的东西不少,京城也不知道有没有,后来还是家里夫人做寿,有人献上来一样东西,看着挺好的,飞少爷就留了一点儿籽儿给您,托了别人怕给弄丢了,小人此次进京办事,正好给带来了。”来人拿了个巴掌大的荷包,恭敬的递给了……张三儿。
温润伸出手,有点点尴尬呀!
按照这帮人的习惯,东西是要交给张三儿这个管家,检查一下没问题了,才会交给作为老爷的温润。
温润一兴奋,把这个繁文缛节给忘掉了。
幸好张三儿激灵,也知道温润的性格,这才没出丑,一转手就放到了温润的手上,还打开了荷包。
温润低头一看,惊呼一声!
“玉米粒儿!”
玉米,也叫玉蜀黍、西天麦、包芦、玉茭、苞米、棒子、粟米、玉麦、芦黍、包谷、麻蜀棒子。
温润只知道,在一四九二年十一月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玉米仅仅存在于美洲。
当时玉米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没有玉米就不可能有印第安人的文明。
而他前世,经近代农民的选择和育种家工作,玉米获得了更高产的性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之一。
温润对于吃的东西,一直都很执着,了解的也多一些。
关于玉蜀黍品种传入中国的问题,《中国玉米品种志》中说:“玉蜀黍十六世纪前半期由欧洲传入中国,在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据日本人星川清亲说,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人将玉蜀黍传入印度,而后从印度传入中国。
但是,温润记得他穿来之前,最新的发现表明,玉蜀黍传入中国的时间显然早于明朝。
据说元朝的时候,贾铭的《饮食须知·谷类》卷二:“玉蜀黍即番麦,味甘性平。”就有记载了。
而元朝的李东垣在《食物本草·谷部》卷五:“玉蜀黍:一名玉高粱,种出西土。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出三四尺,六七月开花出穗,如秕麦状。苗腋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粽子黄白色,可炸炒食之。”
估计那个时候,这东西是当做稀奇的菜品来看待的,并没有当做粮食。
不管是什么时候传来的,温润一直在寻找。
据说康乾盛世,就是因为有了这玉米跟土豆,才消灭了很多的饥荒。
现在这个时候,他没找到土豆,但是找到了玉米!
真是谢天谢地!
他还有了番茄跟辣椒!
“这个东西叫西天麦,也叫黄金麦,是番邦的一种植物,听那送礼的海商说,这东西长的翠绿,结出来的果儿金黄色,很好看。”彭大海道:“我们家飞少爷没见过这个,就收了点种子给您,还有这封信,里头有种植这个东西的步骤。”
信封很大,都没封口!
因为里头的东西太多了,封口封不上了!
温润也是无语了:“好,谢谢你了,要在府里用饭吗?”
“不了,小的这就回去了。”彭大海赶紧告辞。
温润看着玉米粒儿高兴得很,张三儿那边已经去送客了,他还塞给彭大海一个很大的荷包,里头装了二两金子:“多谢兄弟了,我家老爷就是有点儿,呵呵呵……并非怠慢兄弟。”
“您客气了。”彭大海接了荷包,也苦笑了一下:“我家那位飞少爷也是如此,千里迢迢的就送了个那么点儿东西来。”
俩人对着苦笑了一下才告辞。
温润抱着荷包跟抱着宝贝似的,藏到了卧房里的钱盒子里。
这里绝对安全!
他跟王珺住着的卧室里的炕柜,最里头的那个,里面就是个钱盒子,下面两层都是金元宝,二两一个的那种,上头则放了七八十两银子。
隔壁的那个钱盒子里,放的是大红色的荷包,上面各种图案都有,要是临时出去,抓点钱往荷包里一塞就行了。
而他的这个荷包是蓝色的!
颜色不一样,且有点旧了。
能不旧么?千里迢迢送来的呢。
颜色还不鲜亮,放在里头一眼就能看到。
温润美得不得了,大手一挥,仁慈的给厨院送去了他的红油辣椒,厨院那头如获至宝啊!
晚上就用在了菜品上,吃饭的时候,王珺还纳闷呢:“今天什么日子啊?你这宝贝辣椒都给拿出来吃了?”
晚上吃的是锅子,羊肉锅子,放点红油辣椒简直是没治了!
“这不是有好事发生么。”温润跟他说了玉米的事情。
听的王珺神采奕奕:“这样的庄稼,闻所未闻!”
“只有一点种子,等我培育培育,多点种子了,再尝试大规模种植。”温润道:“等到成功了,再跟皇上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