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无后顾之忧(第2/3页)

这样的蒸猪,已经十分贴近他印象里的蒸猪了。

而且蒸猪吃着不干不燥,烤猪吃着才会觉得燥。

温润说的头头是道,其他人听的津津有味,等到吃蒸猪的时候,果然这蒸猪皮软肉嫩,且不油腻,蘸着蒜泥酱油吃,味道更好。

而且他们人多啊!

分食之后,果然没剩下多少,而剔出来的猪骨头,也没有浪费,被后厨拿去用大锤砸开,熬了浓厚的煮骨头汤,里面还有很多的蘑菇,蘑菇的味道冲淡了骨头汤的油腻感,味道好的初七!

温润吃得十分满意,王珺也很满意。

他吃了不少的肉,主食基本上没吃,倒是肉骨头没少啃。

吴山长他们年纪大了,喝了一些汤,品尝了一下就吃了一点菜,跟温润聊了一下,温润的安排他们也都明白。

“我要退下来了,看看去赴考的孩子,谁能考中进士然后回来,就担任这个山长吧。”吴山长摸着胡子,目光有些期待。

“您要退下来,找个举人接任,不行吗?”温润觉得吧,老头儿是不是有什么非得坚持下去的理由。

他们永宁县的书院山长,都是举人担任。

“府城书院的都是进士担任,咱们永宁县,最好也有一个进士当山长,先生们可以是举人。”吴山长摸着雪白的胡子道:“这里出了一个你,这才兴旺起来,趁着这股兴旺的劲头,该换就换一下。”

他是想将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为此不惜早退下来,就为了给人让地方。

“好。”温润能怎么说?他第一次见到吴山长的时候,他才是花白的头发和胡子,现在他的头发和胡子都白了。

吃了这顿饭之后,大家都相互认识了,也知道温润跟新来的县令大人是旧相识,这下子更放心了。

不过温润还是在许家大宅住了好几天,采购了一些年货,还有祭祀用品,才拖拖拉拉的回去。

时间过得很快,今年因为没有两个弟弟在,只能王珺跟温润带着妹妹王玫来上坟。

王玫负责放贡品,温润跟王珺开始清理坟茔上的枯枝败叶,杂草等等,顺便给坟茔培土,更换坟头上的黄表纸,点了蜡烛燃了香,又烧了不少的冥纸。

不知道王珺说了什么,温润只是对着温家的两个合葬的坟茔,虔诚的叩了三个响头,心里默默地道:我已经替代温润活了这么多年,今日来是想说,要去京城了,但不会忘记你们。

他已经跟老村长说过了,这坟茔就交给他们照看。

老村长如今成了乡老,也退了下来,且连地里都不下了,已经那么大年纪了,下什么地?他家二小子三小子都成亲且正值壮年,自然会下地干活,老村长就在家里跟老伴儿照顾儿孙了。

回了莲花坳之后,俩人开始挨个拜访乡亲们。

莲花坳还是那么点人,没怎么多,因为没有老人去世,多亏了陆通神医在这里,调理老人们的身体,让他们能延年益寿。

只是在张大爷家,也就是老村长家吃饭的时候,老村长说了个事儿:“好像是有人去陆通神医家保媒。”

“保媒?”温润一愣:“南宫易不是带着媳妇儿孩子回老家去了吗?”

南宫易这家伙,在大水发起来之前,就带着媳妇儿孩子卷铺盖走人了。

也幸好他媳妇儿的娘家是这边的,南宫易在发大水的时候就在道上撂了话,谁敢在这个时候惹是生非,不顾百姓死活,别怪他清理门户。

黑道也是个讲究的地方,他们可以抢劫为富不仁的富户,甚至是截杀贪官污吏,但绝对不会动赈灾的东西,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护送赈灾物资抵达灾区。

按照南宫易那家伙的话来说,就是他们道上的大爷们,是看不上平民百姓那点口粮的,他们又不缺吃的。

“不是,他们家大闺女孩子都俩了,还有人上门提亲,非得被打出去不可,说的是他们家大小子。”张大爷道:“好像还是个当官的呢,但是陆通神医不同意,陆家媳妇儿好像也没点头,你说怪不怪?”

莲花坳的人一般都不知道陆夫人的来历,只知道他们家医术高明,还有不少医女,可以看千金科。

“呵呵……那是人家不敢高攀罢了。”温润能说什么?怪不得陆通神医那么犹豫呢,大儿子出息了,却不能炫耀,有官家上来说亲,也不敢应下。

是怕被人掀了老底儿啊。

温润他们在老家过了个年,这次在家一直慢吞吞的过,还要收拾一下家里的东西,带去京城的少,毕竟京城里什么都有,可用惯了的东西也得带去一二件。

王珺将家里的田地都托付给了刘三儿:“你管着就行,我们可能三五年的回来一趟,到时候一起给银子就可以,粮食什么的你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