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3/7页)

杜老四被几个汉子禁锢着,动弹不得,只能被他们架着走。奈何石头塞满口腔,卡在嘴里,吐不出来,稍一用力,唇齿已被石头的锐边割破,鲜血直流,却无法呼喊。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瓜藤与辣椒树,想到李承乾所说“你让我高兴我就给你”的话,落下悔恨的泪水,早知道小郎君喜欢听赞美,早知道东西这么容易得,他又何必偷呢?

可惜,世间难买早知道。

杜老四的身影越来越远,压抑的呜咽也已听不见,宋威松了口气,但觉衣角一沉,低头看去,只见李承乾两只眼睛充满好奇:“宋庄头,我们都没听到动静,你是如何发现地里有人的?”

宋威笑起来:“小的行伍出身,做过几年斥候,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原来宋庄头也是军中退下来的啊。”李承乾一双眼睛更亮了,“你那一招……”

边说边模仿宋威,脚尖一挑,双手握空往前扔去,继续道:“好厉害咧!怎么办到的!”

宋威笑意更甚:“小的这点功夫算什么,秦王殿下当初一套弓箭披马上阵,例无虚发,与尉迟将军的长槊配合无间,一个远攻,一个近战,勇闯敌军万马,那才是真厉害呢。”

李承乾举手:“我知道。阿耶说过他与尉迟将军曾经几生几死。我听了好多故事呢。宋庄头,你也跟我讲讲呗。”

宋庄头哪有不应。他在军中不任要职,但从军十余年,不论是洛阳之战,还是洺水之战全都有份参与。

他虽没有大学问,用词朴实,但口齿伶俐,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娓娓道来,再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

在他的话语里,李世民搭弓射箭,数矢连发,发发必中;秦琼一杆长枪,虎虎生威;尉迟恭长槊舞动,无人能敌;程咬金马矟击出,退敌三射。①

宋威绘声绘色,简简单单几句言语就已让这些人物的形象跃然眼前,将战场上的厮杀险阻与惊心动魄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泰年岁小,心智小,感触不深,只当是寻常故事。而拥有两世记忆,经历奇特的李承乾以及早慧的裴行俭却已听得入迷,好似置身其中,看到了万马奔腾的浩瀚之景,波澜壮阔。

胸中热血沸腾,宛若有火焰燃烧。

说完战场,宋威又说起战场外的趣事。谈及尉迟恭曾与齐王李元吉比试,数招之内夺其长槊。

李承乾恍然大悟:“哦,原来还有这一出啊。怪不得四叔不喜欢尉迟将军呢,原来是输不起。”

宋威讪讪赔笑,这话小郎君敢说,他可不能应。

李承乾继续道:“四叔真笨。他又不善长槊,跟尉迟将军比什么长槊啊。我要是他,我就比射箭。我虽然没见过四叔射箭,但阿耶说四叔箭术不错。

“阿耶就是善用弓箭的人,连他都认可的箭术那定是不差的。既然如此,就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对方的短处,怎么能用自己的短处去战别人的长处呢?那不是大傻子吗?”

宋威:……这话让他怎么接?

长孙氏轻斥:“不可背地妄议长辈。”

李承乾低头认错,小声嘀咕:“才不是妄议呢,明明说得都是实话。四叔办了蠢事,你们一个个全都顾忌这顾忌那,不告诉他,他不知道,下回还干怎么办呢?总得指出来让他知道,他才能吸取教训,下次便不会干了。”

振振有词,他是真觉得这是为四叔好。但是转念一想,李承乾觉得四叔脾气好暴躁的,要是直接跟他说,他肯定会发火。他估计宁可自己蠢着,也不想被别人戳破。

李承乾叹气:“你们大人真奇怪,都不喜欢听实话。”

众人:……

长孙氏无奈扶额。

咕噜,咕噜。

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插/入,李承乾循声望去,便见李泰捂着肚子,脸色绯红,十分不好意思:“我……我饿了。”

李承乾拍拍他:“饿了就饿了,折腾了一夜,我也饿了。我们是小孩子,要长身体的,饿得快。这很正常,不用觉得羞愧。”

宋威立马站起来:“小的马上吩咐人去做食。两位小郎君想吃什么?炊饼还是面汤?粥食或者米饭?”

李承乾摆手:“那多麻烦啊。昨晚吃的鸡汤还有剩,留着吗?若留着,就用那个煮点挂面②,放点鸡丝,加两片青菜,再卧个蛋。若是没了,来碗清水挂面也成。这东西做起来快,不费时间。”

宋威疑惑:“挂面?恕小的无知,这挂面是何物?是小郎君新做出来的东西?”

李承乾顿住:“挂面就是面啊,细细长长的。还能是什么?”

宋威恍然:“原来小郎君是指这个啊,成,小的让人去揉面团擀面儿。小郎君放心,这会儿天快亮了,厨房里的厨娘跟帮厨起得早,肯定已经准备着了,保证快,不会让小郎君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