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7页)
前阵子唐母要离开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团团圆圆。其实一开始,闺女出事时,唐母没打算将外孙和外孙女接回来养。那是唐父的旧思想,心想自己是姥爷,又不是爷爷,孩子们随的不是他们唐家的姓,怕老家村里人指指点点的,惹人家笑话。
到后来,真正与孩子们相处之后,唐母心软了,也想带他们回去。只不过儿媳妇凉薄归凉薄,但并没有苛待孩子们,再加上唐鸿锦认为两个孩子在家,苏青时的笑容多了,甚至愿意与他共同畅想将来有了他们自己小孩之后的温馨美好场面,便坚持让他们留在身边。
唐母也有自己的考量。
团团和圆圆生活在军区大院,居住条件肯定比回老家好。加上老家没有托儿所,公社小学和初中离家远,整个村子里能上高中的又没几个,真要将他们带回去,到时候十多岁最讨人嫌的年纪再送到军区念书,没有事先建立过感情,苏青时肯定是不同意的。
再加上,带回老家,她自己也受不住老伴给的压力,只能作罢了。
“现在唐家老太太可以放心了,两个孩子和唐副营长他媳妇处得不错,每天一早,他媳妇就送外甥和外甥女去托儿所,都不睡懒觉了。”
“还得是孩子们乖,要像我家俩孩子三四岁时那样,小苏肯定吃不消。”
“这俩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父母,几个月搬了好几回家,肯定比一般同龄的孩子要懂事。”
几个婶子们说着话,看见苏青时接团团圆圆从托儿所回来。
“小苏,托儿所还没放假?”
“这都快过年了!”
苏青时面对讥嘲地扫她们一眼,收回视线,提醒团团圆圆:“走快点。”
这些大院里的人,成天说闲言碎语,时间长了,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些什么。
可苏青时记得清清楚楚。
几个月前,她们就站在大院的公示牌前,数落她心眼不好,跑去袁校长那里捅宁荞的刀子,实则自己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
直到现在,苏青时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彻底消失的难堪。
她绝对,不会原谅这些人。
至于宁荞的工作问题,是,当时她的确多嘴说了几句,可那又怎么样?
到最后,宁荞不还是被学校辞退了吗?
苏青时很有耐心,她会等。
等到宁荞被辞退的消息在大院里同样成为流言蜚语的那一天。
望着苏青时的背影,几个婶子大眼瞪小眼。
刘丽薇慢吞吞走过来:“谁让你们非要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已经放假了,怎么托儿所还没放假?”
“你们家没有这么小的孩子,所以不清楚。我们这里的托儿所没有寒暑假,上了小学的孩子都六七岁了,就算家里没有大人照顾,生活也能自理。但托儿所的孩子们不一样,有些小一点的,才一岁,父母没时间,让他们在家给自己泡奶粉喝?”
“当年托儿所的聂园长就说了,托儿班要真正为军人和军人家属解决实质上的问题,寒暑假愿意家里愿意接回去的,就接回去。实在没办法,托儿班愿意帮他们照顾孩子到除夕夜!”
大家这才知道军区托儿所还有这么一项规定。
“我们军区的托儿所,各方面条件都好,还得了军区特批资金,教职工的待遇可比很多单位还高。”
“主要是聂园长带领得好,当年我家娃在托儿所净知道哭,聂园长一点都不会不耐烦,好几次我下班晚了去接娃,娃都窝她怀里喊园长奶奶。”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唐副营长家媳妇又不上班,都快过年了,为什么不早些天接孩子回家里待着?”
苏青时加快脚步。
团团圆圆跟在后面,小短腿迈得飞快,但始终追不上舅妈。
他们累了,走得慢了一些,歇歇脚。
已经回到军区大院,团团圆圆不怕跟不上舅妈而迷路了。
因为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好久好久,认得回舅舅舅妈家的路。
-
大年三十那天,家属院里不少军人用了自己的假期,带着家属和孩子们回老家过年。
但即便如此,院子里还是同样热闹。
江珩攒了拉练结束之后的物资,像弹壳、废弃弹头,还有一些军粮,在过年这天一并带回来。
弹壳和废弃弹头是两个弟弟最爱的玩具,一见就爱不释手,还舍不得拿到大院里,兄弟俩跑到二楼露台藏着玩。
他们一走,江果果掏出一个凉拌菜罐头。
“既然二哥和三哥不吃,就只能是我和小嫂子分着吃了哦!”小丫头故作遗憾。
宁荞勾了勾她的鼻尖:“先盛到盘子,年夜饭的时候大家一起吃。”
小嫂子去厨房开罐头。
这罐头是黄瓜、胡萝卜和竹笋等等泡在一起的拌菜,看着酸酸甜甜的,嚼起来还特别清脆,是江果果的最爱。她吞了好几次口水,一个劲望着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