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点科技树(第2/3页)

詹仰之便扭头问卜加劳道:“卜加劳,皇帝给你的草图呢?”

听完通译的转译,卜加劳连连摆手道:“不不不,皇帝给的草图根本没有用,那样的燧发枪根本就造不出来。”

“胡扯!”崇祯听完转译,再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法兰西五十年前就已经造出燧发枪,如何造不出?”

“谣言,这是谣言。”卜加劳状极不屑,“没有这种燧发枪。”

崇祯道:“不管造得出还是造不出,你照着图纸加工不就行了吗?”

“不行。”卜加劳哂然道,“我才是大明兵工厂的总工程师,应该如何制造枪炮是我的专业,皇帝陛下你只需要听我的。”

崇祯差点就爆粗口,我听你个der!

但崇祯还是忍住了,现阶段还用得着这个憨批。

毕竟这家伙在造炮上还是有一手的,经过将近半年时间的努力,红夷大炮的造炮工艺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

眼下正在推进虎蹲炮的标准化工程。

同时也对虎蹲炮的结构做一些改进,主要就是将敞口改成直筒。

所以暂时还不能开了这家伙,但是燧发枪的研发不能再交给他,必须得另外找个人来负责这件事情,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找谁。

想到这,崇祯就越发的怀念汤若望。

要是汤若望在就好了,完全可以让他造燧发枪。

要是实在找不着别人,恐怕就只能他自己来造。

当下崇祯对卜加劳说:“很好,燧发枪已经造好,你现在快回虎蹲炮厂去改进虎蹲炮的制造工艺吧。”

“银子。”卜加劳说道,“皇帝陛下,说好的赏银。”

“给他。”崇祯黑着脸对王承恩说道,“王大伴,先给他五十两,再告诉他剩下的五十两要等到量产之后才能够给他。”

卜加劳领了银子,嘀嘀咕咕的离开了。

崇祯又对詹仰之说道:“詹翁,你把之前跟着卜加劳造燧发枪的工匠给朕叫来,一个不落全都叫来,朕有些话想要问他们。”

“是。”詹仰之领了旨,很快找来了十几个工匠。

只见这十几个工匠全都是上了年纪的,但是一身健子肉。

看到崇祯,十几个工匠赶紧跪倒在地:“草民等叩见圣上。”

“起来吧。”崇祯一肃手,又指着转轮打火枪问道,“这是你们造的?”

“回圣上,小人负责卷制铳管。”

“小人负责钻孔。”

“小人负责校直。”

“铳座是小人做的。”

“钢条是小人锻打的。”

“转轮还有板机等小物件是小人锉的。”

十几个工匠纷纷回答,居然各有分工,这就很不错。

“好,很好。”崇祯欣然点头,又说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跟着朕,打造一种我大明朝从未有过的火枪。”

“啊?”十几个工匠面面相觑。

詹仰之、王承恩、胡国柱等也是瞠目结舌。

只有朱慈炯跃跃欲试,他也想要跟着父皇打造火器。

崇祯又对胡国柱、王承恩等说:“接下来的这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你们搞不好就要跟着朕住在兵工厂里了。”

“圣上,那国子监的抡才大典?”王承恩小声的问道。

“没事。”崇祯摆了摆手又说道,“朝廷的公文下发到各个布政使司少说也要半个月,然后等各省的生员走到南京,至少也得两三个月,时间足够。”

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两个月的时间应该就能造出燧发枪。

从去年三月穿越过来,已经有一年半时间,这段时间崇祯不是在逃命,就是在打仗,又或者跟东林党在勾心斗角。

忙碌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可以腾出手来点一下科技树了。

崇祯把第一个科技点,加在了燧发枪上面,也是正确选择。

因为燧发枪绝对得算上一款划时代的武器,一旦燧发枪大量装备军队,再辅以强大的火炮部队,足以让骑兵从主战兵种变为辅助兵种。

自从燧发枪出现之后,落后文明再想要战胜先进文明就成了痴心妄想。

游牧民族又或者说蛮族的传统手艺就从“打草谷”变成了“唱歌跳舞”。

……

与此同时,多尔衮也是“凯旋”回到北京。

说是凯旋,只是多尔衮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这次南征,对于建奴来说战术上损失不大。

这次受创最重的是正蓝旗以及镶蓝旗,但这两旗原本就不是八旗主力,作为八旗中流砥柱的镶黄旗、镶白旗其实并没有伤筋动骨。

但是从战略层面上看,建奴这次却是惨败。

这次南征最大的战略目标是一战灭亡明朝。

就算一下灭不掉明朝,也要摧毁明朝的北部防线。

可是现在这个战略目标是彻底破产了,在黄淮沿线跟明军打了半年多,明军的徐州防线是岿然不动,而且经过这一战之后,明军的黄淮防线就彻底成形,建奴再想发起下一次的灭国之战恐怕就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