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汉公主(第3/4页)

刘姈再次打量着面前的大母,认真的打量了许久,随即再次抱住了她,“大母!!!”

吕媭笑了起来,对着瓷娃娃的额头亲了好几口,“我就是她大母!”

舞阳侯府如今空荡荡的,樊伉和樊市人都不在,只剩下了这么一个老人,樊卿是时不时就带着孩子们来看望,当然,是不敢带着赐来看望的,怕给老人家气病了……

“我让家里人做点饭菜……”

“我们已经吃过了。”

母女俩聊了起来,刘良乖巧的坐在一旁,刘姈却已经去了院落。

“阿母,您也别总是待在这里啊……有时日就多出来走走……可以来皇宫啊,或者我带着您去外头……”

“不行,你大哥是要写书信的……我不在这里,如何能行。”

“可以让人送过去啊……”

“不必。”

吕媭有些倔强,说起樊伉的时候,她看起来有些悲伤,她非常的思念儿子,每日最大的乐趣就是等着儿子的书信,尽管这个不懂事的儿子总是在书信里抱怨自己的处境,全文都是在发牢骚,从来不会询问她过的如何,也不会假意哄骗她几句,可吕媭还是很开心,若是没有事情做,她就将儿子以往的书信翻开认真的查看。

“阿母……不是还有二哥在吗?你可以让二哥来陪你啊……二哥家的勋,长得多好看啊……您要不就带一带他?”

就在此刻,一位雄赳赳气昂昂的大汉公主正发出傻笑,摇摇晃晃的追赶着一只惊恐的母鸡,从门口乐呵呵的跑了过去。

吕媭看了一眼门口,然后摇着头说道:“你二哥都有了孩子,你大哥这里……”

“大哥又不是一辈子待在那边,他也会回来的啊……”

“长有没有说他什么时候回来啊?”

就在此刻,一位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发出鸣叫,摇摇晃晃的追赶着一位惊恐的哇哇大哭的大汉公主,从门口乐呵呵的跑了过去。

樊卿有些忍不住了,“良啊……去看看你妹妹。”

刘良急忙走了出去。

“长跟我说了……倭岛那边还需要他来治理……”

“治理??让他来治理一群野人??那里连个城池都没有啊!!”

“我那可怜的儿子修建了三座城池……那地方连南越都不如,连西域都不如!!我儿子又不曾犯罪……”

吕媭的情绪顿时激动了起来。

“阿母……不会一直如此的,燕国已经开始与他们接触,大规模的派遣物资来援助,还有吴国和胶东国,已经开始从海路跟他们联系了……那边很快就会发展起来的,而且那边物资很多……情况并不像南边那么的恶劣……”

就在此刻,一位雄赳赳卡昂的大公鸡发出鸣叫,摇摇晃晃的追赶着两位惊恐的哇哇大叫的大汉公主和大汉公子,从门口乐呵呵的跑了过去。

尽管来之前已经吃过了饭,可吕媭还是留了他们吃饭……

被拔了毛的大公鸡在甑里发出了阵阵香味,当鸡肉被摆放到他们面前时,大汉公主气呼呼的拿起了肉,撕咬了起来。

边咬边骂道:“让你再追我!让你再追我!”

吕媭依旧是在笑着,只是眼神里的黯然是藏不住的。

樊卿看着阿母的样子,无奈的长叹了一声。

大哥啊……

……

倭岛,樊将军城。

这是倭岛上真正意义的第一座城池,整个城池大概也就是大汉那边小县城的规模,城墙倒是有模有样,大多都是甲士驻扎在这里,当然也有百姓,都是些当地的野人,在教化之后,这些人负责修建城池和道路,又在城内外进行耕作,勉强让这里看起来有了点城市的模样,如今的倭岛,总共有三座城池。

第一座就坐落在靠近燕国的港口位置上,樊伉没有想到,陛下居然能将取名的权力交给自己,没得说,樊将军城就此建立。

第二座城池要偏远点,建立在了金银矿丰富的腹部地区,这座城池的名字也是简单粗暴,叫银城。

第三座城池建立在西边的港口处,主要是跟胶东国这些通商,同时也是有着优良的耕作环境,这座城叫西港城。

樊伉站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看着那些野人们奋力的砍伐树木,建设道路,如今这三座城的道路勉强算是通了,如果那也能算是道路的话,樊伉抓了不少的当地土著,努力的将他们变成自己的子民……可惜啊,想要教化他们实在费劲,他还提拔了一些土著民,都是原先的酋长之类的,他们如今勉强能跟樊伉进行交流,各部族相加也有二十余万人……分布在三大城池内。

比起当初只能看着猴子龇牙的情况,如今的倭岛确实好了很多。

燕国的船只常常会到达樊将军城,他们在这里装上大量的矿产,留下很多生活用品,缓缓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