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5/7页)

河面上完全找不到谢春山的踪影,萧怀舟只能往黄河的深处去探寻,毕竟人如果溺水的话,很有可能会漂浮在河水深处。

他越往下游就发现下面的景象越奇怪。

有一处被黑气笼罩的光源,虽然在水下看不真切,但是明明晃晃能看到一处亮光的地方,往外不停的散发着黑色的气息。

萧怀舟有些好奇,明明正常的水域下面是暗无天日那种,根本不可能出现越往下游越亮的情况。

除非那里有什么不寻常的东西。

萧怀舟不再犹豫,谢春山的失踪或许与这东西有关。

他已经在水下待了很久,若是现在上去的话,可能就没有第二次下来的勇气了。

于是他竭尽全力划着水往光源处走,才刚伸手触碰到微微亮的地方,便看到自己的指尖逐渐变得透明。

然后眼前一片天光大亮。

萧怀舟出现在了钱塘镇上。

白日里十分喧嚣,热闹非凡的钱塘镇。

唯一不变的是天空依旧在下着雨,四处都是淹水的痕迹,可那些百姓们却丝毫感觉不到洪水即将到来,反而十分热情的在介绍着手里的买卖。

萧怀舟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市中,有些恍然。

他掐了掐自己的手背,钻心的疼痛刺激着脑海,这不是在做梦,他是真实的回到了钱塘镇。

确切的说,是当时还在地图上的钱塘镇。

萧怀舟注意到周围百姓的穿着与他在大雍朝所看到的有些许不一样。

大雍朝,因为风俗比较开放,男风女风都盛行,同性之间也可以通婚,所以百姓们平时穿着也有些奔放。

不会像周遭的行人那样穿的保守,甚至将自己的脖子和手腕全部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一点风也不漏。

哪怕是需要下地干活的农民也一样全身上下包裹的好好,稍微有些古板。

所以这绝对不是大雍朝,而是大雍朝更早一点的朝代,这就是为什么在大雍朝的版图上并没有钱塘镇的原因。

两镇更迭,只有朝代更迭才会弄丢一些地图或者漏掉一些大事件。

萧怀舟几乎可以确信他来到了比大雍朝还要早的朝代,而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大雍王都城。

为何从黄河游下来会来到一个这样的地方?

萧怀舟没有答案。

但是他们大雍朝与神仙并行,很多东西也并不算是匪夷所思,萧怀舟大概能猜测到自己所处的应该是属于一种幻境之中。

就像他在巫族神庙里面看见的幻境一样。

只是这个幻境沉睡在黄河底部,不知道触发机制是什么,但肯定是跟钱塘镇有关。

既然他可以阴差阳错来到这个幻境,那么极有可能谢春山也来到了这里。

萧怀舟心中燃起一丝希望,迫切的拨开人群往前走。

以他对谢春山性格的猜测,谢春山这样谨慎的人应该不会走远。

往前没走两步,他就发现前方的人群几乎都围在一起,叽叽喳喳不知道说些什么。

凑近了才能听到百姓的言语。

“谢道长你就救救我们吧。我们真的不想搬家,我们也不想离开钱塘镇,这可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地方啊,要是被大水淹了的话,我们也就不活了。”

“就是就是,谢道长,您说一句搬家这么容易,可你难道没有想过我们家里有这么多东西怎么办,虽然那些东西不值什么钱,可是那都是我们一辈子的积蓄,如果这些东西都被大水冲走了,我们还有什么活下去的意义。”

“还有田,还有我们的水田,这才刚刚种下去……”

百姓团团围着一个人,萧怀舟可以隐约听见他们叫那个人叫谢道长。

萧怀舟心头一跳。

该不会就是谢春山吧。

等他拨开人群很努力的挤进去,果然看见在他面前站着一个仙姿绰约的道长,白衣道袍随风翻飞,说不出的风流韵味。

萧怀舟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谢春山不是刚刚在外面换了黑色的道袍吗?怎么掉进黄河里就被染了色?

染色也就算了,没有见过能从黑的染成白的。

更让人奇怪的是,站在人群中间的那个小道长分明就顶着一张谢春山的脸。

可比他昨日见到的谢春山却稍显稚嫩了一点。

其实谢春山是修仙之人,本来在千年之内就不会有生老病死,可以随意将自己的容貌稳定在自己某一个年纪永不更改。

所以其实现在站在萧怀舟面前的谢春山还是一样的模样。

说他稍显稚嫩的原因,是因为眼前这个谢春山并没有谢春山眉眼间的凌厉和漠然。

反倒是被一群村民围着多了几分手足无措的感觉。

这哪是外面那个杀伐果断的谢春山会表现出来的样子?

萧怀舟安静的看了一会儿,就见了那个谢春山在村民一声一声的哀求和质问下,越发的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