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2页)

而且以如今青春年华的销量,这个产量绝对还可以增加的。

平时苏楠很少找许厂长,毕竟两边要分清楚,就最好是少接触。而且她心里也清楚,这个厂子算是当初服装厂对她的让步。

她自然不想总是往人家面前去讨人嫌。

许厂长一听她要增加人,立马就道,“当初不是说好就二十人吗?”

苏楠道,“当初二十人是因为刚建厂,我们那时候销量只承担起这么大的规模,现在不一样了,青春年华的销量是很不错的。供不应求了。”因为产量问题,现在对外都是限量的。

许厂长当然知道这个问题,他甚至还知道很多商场点名就要青春年华。这也是许厂长郁闷的缘故。

青春年华在他眼里就是安阳服装厂的一个孩子。哪有孩子压过老子的事情呢?

许厂长道,“苏楠啊,我知道你的设计现在很出名,也卖得很好。但是我认为做事情还是不要太着急。这个规模是最安全的,规模太大了,我担心会出问题。”

苏楠道,“会出什么问题?我听说有人直接把厂里的股份卖给厂里工人的。”

许厂长道,“太复杂了,反正你不懂。我认为你不应该这么着急。再说了,厂里也忙,没有工人能调动去你那边了。再要多了,服装厂其他生产领导都要来找我闹了。”

听着许厂长这一只推脱的语气,苏楠就明白了,青春年华的发展还是让人碍眼了。

也是,当初成立青春年华服装厂,是安阳服装厂为了自身利益的一次让步。

但他们发现青春年华开始阻碍他们的时候,自然就产生矛盾了。

这个事儿苏楠早在成立服装厂第一天就预料了,所以当时签协议的时候,压根没说过不让增加生产线和工人。

“这样吧,既然不能调正式工,那我就去找临时工吧。人也不多,正好老师傅可以带新人。”

许厂长:“……你非得这么做?”

“许厂长,我也是为了服装厂的发展,青春年华发展得好,安阳服装厂不是也可以赚钱吗?这也是当初我们成立青春年华的目的。”

“……”许厂长顿时无语了。他也真切的感受到,苏楠已经不是之前那个能被自己批评的小苏了。

她现在和自己平起平坐了,都能教自己做事了。

这种身份的落差让许厂长有些不悦。

“既然你有这个安排,那你就去招吧。”

他倒是不信了,招几个新人回来还能成事的。“设备工具我们是没有多余的,当初给你分了那些,已经影响服装厂的生产工作了。”

苏楠笑道,“谢谢许厂长,其他事情我自己解决。”

离开许厂长办公室的时候,苏楠很少庆幸自己当初坚持开服装厂,而不是选择相信这些人。

她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但是这次不同了,她有主动权。

回去之后,苏楠就找了工人,让她们介绍临时工过来。对临时工的要求就是熟手,且家里有缝纫机的。

自带缝纫机过来的,每个月工资多三块钱。

这消息一出来,青春年华的工人们都兴奋不已。

她们在这边工作虽然工作量大了,但是工资待遇确实起来了。在老厂那边上班吗,拿工资都不拿不满。

这边却不一样,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轮到加班,有时候甚至还都能加班。加班之后都能拿加班费。加起来钱可不少。所以大家干劲儿十足。

这次又说要招临时工,都开始思索自己认识的人了。

熟手肯定是没问题的,之前很多人为了给自己的下乡的还让位置,提前病退,在家里闲着呢。

就是缝纫机这个要求……也不是很难找,还是能找到的。

靠着厂里工人的帮助,才一天时间,苏楠就招到了二十多个临时工。

苏楠又从这些临时工里面筛选了一些身体不合适,年龄太大的。

没办法,这种发展中的厂子,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必须选身体康健的人。

最后,留下来十八个人。当天,苏楠就把位置挪出来了。

于是安阳服装厂就看到这么一幕。有人从外面往里面搬缝纫机,好些都是家里热帮着一起抬着的,还有人借了板车拉。

许厂长去问了一句,“这是干什么呢?”

这工人是认识厂长的,就道,“分厂不是招临时工吗?要求自带缝纫机,咱就自己搬来了。”说完赶紧儿让家里人往里面抬,想着去占一个好位置去。

许厂长:“……”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