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3/3页)

入口的刹那,他的脸就黑了。

顾念和年深赶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萧云铠和众人愁眉苦脸的画面。

“怎么了?不是晒成了么?”顾念见盐池里全部结出了盐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还郁闷。

“晒是晒成了,但是不能吃。”萧云铠捏起一块,递到顾念和年深手里,示意他们尝尝,就这个盐,他自己肯定都不买。

顾念用舌尖轻轻舔舐了下,立刻抓住年深的手腕阻止他,“别试了,又苦又涩。”

年深还是把手指放进了口内, “看来就像之前说的一样,这边的海水,不能制盐。”

“当时那个盐户说是咱们这里的风有问题。”正好跑过来看热闹的老兵卒道。

“镇北侯请盐户过来制盐的时候,你也在场?”顾念诧异地看向老兵卒。

“嗯,当时那几个盐户其实用的方法跟你这个差不多,其实并不是煮的,而是利用海风和太阳‘吹晒’。据他们所说,这样不但能大大的降低制盐的成本,产出的盐也更为精细。但他们在这边制的盐却苦涩难吃,几乎无法下咽。后来最后那个盐户说,咱们这边的风吹过之后,卤水是粥状和块状的,跟在他家乡那边不同,所以出来的盐味道不一样。”

风不一样?顾念皱眉看着那些盐,一时陷入了沉默。

顾念没舍得扔那些盐,而是让人全部都装袋运回了自己的城主府。他就不信,自己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这些盐跟小郎君当初做的雪花糖好像。”井生帮着众人把那些盐运进城主府的仓库,听说这些都不能吃,看着那些白花花的盐,露出可惜的神色。

顾念听后,眼神却蓦的一亮,等等,盐的味道苦涩,应该就是当中还有杂质的缘故,就像当初提纯砂糖一样,把这些粗盐再进行提纯不就好了?

他让井生提了袋盐到厨房,放到锅里,重新用水稀释熬煮,上层很快就重新析出了细腻的白色盐花。顾念用筷子挑了一点放入口内,那种苦涩的味道果然消失了大半。

果然,只要提纯就好了!顾念长出口气,知道自己已经离最终答案很近了。

当天晚上,顾念特意让厨房安排了一道烤羊腿,蘸料就是孜然和盐。

“嗯,今天的盐好像特别好吃。”吴鸣尝了一口抹过盐的羊肉便道。

哪壶不开提哪壶。夏初立刻在桌子底下踹了他一脚,满桌子的人,只有吴鸣早晨在睡懒觉,不知道顾念制盐失败的事情。

众人也都担心的看向顾念,怕他会不开心,没想到顾念却笑眯眯地看向吴鸣,“真的?”

吴鸣迟疑地看了夏初一眼,最后还是道,“真的。”

“那就好,如果好吃,就说明咱们自己做的盐成功了!”顾念脸上笑意更胜。

众人:???

“我早上尝到的确实不是这个味道。”年深看向顾念,向他寻求答案。

“早上的你尝的那种,还差了最后一个步骤,弄好之后,就是这个。不信你们问井生。”

众人不可置信地看向旁边的井生。

“对,我帮小郎君亲手弄的。”井生被众人看得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不信待会儿我带你们去试试。”

“现在就去吧。”萧云铠激动的起身。

众人饭也不吃了,跟着顾念和井生转到厨房。盯着井生又用那种难吃的盐提纯了一锅新盐出来,这才信了。

“太好了,咱们这次真的可以抢吕青的饭碗了!”萧云铠开心地振臂。

为了提纯粗盐,顾念又重新请墨青做了批太阳灶出来,盐田也立刻又扩张了两倍的范围,渝关城的煮盐大业,就这样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半个多月后,顾念正在盐田指挥众人第三次引水入池,城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锣声。众人心头猛地一紧,有人来攻打渝关了!

作者有话说:

顾念:跟着哥哥走,有盐吃~ <)。(>[叉腰]

备注:1、唐肃宗时期,第五琦作榷盐法:“民制、官收、官运、官销”。之后,刘晏又进行了改进,“民制、官收、商运、商销”。

2、《隋书·流求》其中记载:“以木槽中暴海水为盐。”成书于唐显庆四年(659)的《北史·流求》同样亦记载:“以木槽中暴海水为盐。”隋唐时期,已经有福建及《重纂福建通志·盐法》记载隋朝、唐朝福建盐民生产食盐:“福建东南逼海,土人(沿海人)划地为埕,漉海水注之,日曝成盐,与江淮浙异。”,隋唐时期,福建及台湾已经有晒盐的制法,只是未大面积展开。文内的状况根据行文需要做了私设。

3、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解州盐泽之南,秋夏间多大风,谓之‘盐南风’。其势发屋拔木,几欲动地。”南风吹来,盐田上方的水蒸气被吹走,“一夕成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