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焉弥是种不活兰花的。”(第3/5页)

背后一定有什么他没有想到的理由。

杜昙昼余光不经意往身后一瞥,忽然意识到不对劲的地方。

——那三个跟踪者到哪里去了?

刚才就是因为他们突然不见了,才会让杜昙昼以为则南依有危险。

可从头到尾,则南依的遇险都是她自己一手设计,那么跟踪者呢?他们为什么会恰好在那个节点消失,又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出现?

杜昙昼心中疑虑丛生,拧眉思考良久,他才得出一个完全基于猜测的推断:

跟踪者不是自行离去,而是被则南依派管家除掉了。

如果这几人还在,则南依就无法对杜昙昼下手,所以她一定是让管家暗中除掉了他们,才能伪造杜昙昼的死。

杜昙昼深吸了一口气,则南依既然知道有人在跟踪,肯定能想到他们只会是处邪朱闻的人。

她不愿在明面上忤逆处邪朱闻,却派手下杀掉了他派来跟踪的手下,岂不是打草惊蛇?直接向他挑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不像是谨慎之人的行事之举,则南依如果是如此草率武断之辈,是绝对坐不稳北方族长这把椅子的。

但她还要如此行事,想来定是有意为之。

马车驶过转角,则南依金碧辉煌的府邸就在眼前不远处了。

抬头看向尖顶处的五彩琉璃窗,这座尖塔的高度仅次于摄政王宫内的金塔,是焉弥王都第二高的建筑,就矗立在王城南方,和摄政王宫遥遥对立。

杜昙昼幡然醒悟,也许这就是则南依的目的,她就是想让处邪朱闻察觉到她的戒备,她需要一个理由与他决裂。

王都能同时存在两座尖塔,却绝对容不下两个同样手握重权的人。

车轮停下了滚动,在管家的搀扶下,则南依从马车上跳下来,留给杜昙昼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随后走进了府门。

杜昙昼攥紧袖中的袖箭,紧随其后,跟了上去。

两日后的清晨,杜昙昼再一次被叫到府门口。

马车照旧在外等待,只是这一次,车厢上多了许多装饰,几匹拉车的马也戴上了金贵的笼头。

车厢外悬挂着一枚金子做的鸟雕,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辆属于焉弥贵族的车架。

则南依仍旧选择只带着管家出行,上车后,她伸出手指,点了点杜昙昼。

管家皱了皱眉,对杜昙昼说:“夫人叫你也上去!”

杜昙昼凭借两人的表情和语气,大概猜到了这句话的意思,于是坐进了马车。

则南依似乎有些疲惫,一路上都在闭目养神。

管家看上去颇为紧张,神色虽然如常,手指却始终都紧紧地攥着袖口。

两人都没工夫注意他,杜昙昼便趁机从窗户看出去,观察着周围景象的变动。

不多时,马车忽然被人拦下,管家腾地坐直身体,紧张地看向前方。

则南依低声说了几句话,也没能让他放心。

车前方传来交谈声,似乎是有人在查问马夫,马夫听上去倒是对答如流,好像还取出了一些东西给对方查看。

不久后,交谈声消失,马车轻轻往下一沉,应该是马夫坐上了车。

很快,车轮继续转动了起来,缓缓向前驶去。

管家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杜昙昼紧紧盯着窗外,光线渐渐暗下,坚实的城墙逐渐出现在视野里。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扇拱形的门洞从上方出现,原来马车正在驶过城门。

杜昙昼一惊,则南依竟然要带他出城?!

乌石兰的背叛,愈发加重了处邪朱闻的疑心。

为了全城搜捕夜不收,他将王都的戒严状态持续了三个月。

戒严取消后,他不仅不允许任何贵族出城,还要求他们把封地的家人全部迁入王都居住。

即便面对与他有婚约的则南依,处邪朱闻也没有心软,命令她将居于北方封地的母亲接入王城。

在则南依的斡旋下,她的母亲最终得以留在故乡,但她本人却被严令禁止出城。

此前,她在城郊山间有一处别馆,距离王都坐马车,不过半个时辰就能到。

过去她时常去那里游玩,但就是这么近的地方,处邪朱闻都不允许她前去。

所以今日,在驶到城门口时,她的马车遭到了拦查。

但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总之她最后得到了出城的许可,被王都护卫予以放行,顺利地出了城门。

在则南依杀了摄政王派来的跟踪者后,居然还能得到他的准允,破天荒地有了出城的机会,着实说不通。

处邪朱闻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她出城,就不怕她一去不复返么?

马车很快驶入山地,焉弥王都外的地形极有特点,王城建在群山环抱的平地之中。

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个方向的城门出城,用不了多久就会进入崎岖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