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十二年(第3/4页)

雍靖十六年,国内文化大兴,罗幼度提议效仿《春秋》,编撰通鉴年史,从夏周开始,直至五代后周停笔,涵盖十六朝,以警示后人。

同时还提出了重视纪年的要求,将纪元提上了议程。

这也是罗幼度的主要目的,他不想自己重来一遭,未来世界还是根据耶稣的诞生日来计。

此事也有一定分歧,窦仪主张沿用黄帝历,而卢多逊觉得始皇帝方才是大一统之君,当以秦朝灭六国一统天下时,为起始。至于赵普简单直接,以大虞开国基础。

最终罗幼度还是选择了皇帝历,终究是炎黄子孙更加合适,尽管他也有几分心动卢多逊的建议。

至于赵普……

嗯,忠心,知道了。

雍靖十五年,朝廷确定了边帅轮换制度,五年一轮,以避免边帅拥兵太久所衍生的不利因素。

雍靖十九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事情。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大虞的造船工艺得到了飞跃。

东海水师统领林仁肇正式启航向东,并在同年抵达了阿拉斯加海湾,发现了新大陆,因位于大虞朝廷之东,大虞天子亲自赐名东虞大陆。

林仁肇在东虞大陆开始接触了当地的居民,一开始难免会有一定的摩擦,但经过大虞水师耐心的接触,君子不重则不威的气度,与当地的原住民接触。

消息传到了中原,满朝名士用时半年研究,总结出来了一套理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华夏人,是殷人后代,殷人东渡,所渡之地就是东虞大陆。

一切合情合理,言而总之,就是自古以来……

不过相比历史上的西方强盗,大虞的手段可要柔和得多。应该强硬的时候不软,绝不随意屠戮更不会进行种族灭绝这种丧尽天良的举动。

林仁肇也成功在东虞大陆寻得了玉米、红薯等作物,当然少不了罗幼度心心念念的辣椒……

雍靖二十二年,西方出现了变故。

大食国终于支撑不住,向东方求援。

这个时间,比罗幼度定的十年计划晚了两年……

主要原因是罗幼度想不到绿衣大食会跟黑衣大食和解……

绿衣大食信奉的是什派,而黑衣大食信奉的是逊派,可面对公教灭绝人性的圣战,双方握手言和,一致对外,多撑了两年。

但还是抵不住两个都自称得到罗马帝国传承的国家的夹击。

大食法向中原称臣,接受驻兵,改教义。

大食法一开始并不同意,决心与公教死战到底。

结果公教是真的要他们死,十字军东征说是圣战,实际上一路都是劫掠屠戮,没有半点仁慈与道义。

大食上下是真的怕了,大虞的条件固然苛刻,但好歹是给他们活路,还保留他们的地位……

十二年前布下的局也有了回报。

范铧说动了哈里发塔伊尔,接受东方的一切条件。

雍靖二十三年,轮值坐镇西域的曹彬领着李继隆、秦翰、尹继伦、荆嗣奔赴巴格达作战。

当时罗马两路大军已经攻破了小亚细亚,在太巴列附近的他泊山上大破回回大军,成功夺取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圣城耶路撒冷,正向巴格达进军。

曹彬接守巴格达防线,在城中按兵不动。

身兼东法兰克国王、萨克森国王的奥托大帝与马其顿王朝的巴西尔二世围攻三月不下,商议分兵,由奥托大帝继续进攻巴格达,巴西尔二世率领拜占庭水军清扫波斯湾的大食国境内的反抗军,打算断巴格达后路。

奥托大帝并不完全信任自己这个盟友,特别叮嘱他万事小心。

巴西尔二世却自傲道:“拜占庭水军天下无双,希腊火所向无敌。”

打脸来得永远是那么的快!

一个月后,拜占庭水军全军覆没。

覆灭这所谓天下无敌的拜占庭水军,自然是大虞水师。

大虞的东海、南海两大水师成立已有十五载,长期在东海、南海航行训练,累积了大量的行船经验。

尤其是东海水军,横跨大海发现了东虞大陆,累积了不少的航海经验。

七旬小将卢绛原是林仁肇的副手,现在调往南海水军担任陈德诚的副手,传授经验。

南海水师不负众望的从南海横穿阿拉伯海,前来支援……

拜占庭水军自诩拥有希腊火,天下无敌,结果让已经精于火药作战的大虞水军轰炸的哭爹喊娘,他们的希腊火还没有来得及喷射,就被大虞的轰天雷炸的上演了自燃……

奥托大帝见势不妙,率兵撤退。

曹彬发动全面进攻,尹继伦、荆嗣两员年轻一辈的盖世虎将,各领一支精骑追杀百余里,在幼发拉底河畔逼得奥托大帝横刀自尽。

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的建造者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