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阅兵,卫公风采(第3/3页)

过了半个月,耶律必摄与赵匡义之间大有刘备得孔明的感觉。

便在这时,噩耗传来。

林仁肇攻破了平壤城,斩杀守城大将萧合卓,横扫高丽故地,正在率兵北上渤海。

耶律必摄听闻此噩耗,脸色登时苍白,毫无血色。

面对中原的压力,他们将军队部署的重心放在了大定府与辽东,面对高丽是处在进攻状态,并没有修葺防备,也没有安排重兵驻防。直到林仁肇、陈德诚奇袭高丽、倭国以后,他们才开始布置东方防线。

他们已经没有时间,更没有财力打造一条全新的防线,只能利用高丽原有地布防设防。

整体就是围绕平壤布置的……

平壤一失,那就意味着东方门户已经为林仁肇攻破了,他往北可以长驱直入,进攻渤海国腹地,往西可以杀向他们的东京辽阳府。

不管是拿下渤海故地还是辽阳府,下一步便是他们的上京。

在辽东城抵御潘美的耶律贤适闻讯之后,果断放弃辽东城,撤回了辽阳府,避免辽阳府为林仁肇攻取。

耶律必摄身子晃了晃,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双目失神。

几乎在同一时间,罗幼度也收到了林仁肇攻破平壤的消息。

之前因为契丹沿途封锁,消息传递困难。

但随着林仁肇收服高丽故地,潘美拿下了耶律贤适放弃的辽东城,向辽阳府挺进。

两军已经能够通过辽东湾来传递消息,不存在消息传递困难一说了。

“还是林仁肇先我们一步呀!”

罗幼度看着信大笑着对诸将说着。

他们三路军,分别进攻大定府、辽东城、平壤城。都在讨论比拼,谁先拔得头筹。

很明显林仁肇先一步完成了突破。

帐内诸将皆无可奈何,契丹的主要防线就设在大定府与辽东。

平壤的城防早就让耶律休哥轰塌了一次,新的防线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难易度不言而喻。

韩令坤挥手道:“林都督拿下了平壤,现在可以进攻渤海了吧。渤海是契丹的粮仓,也没有坚固的城池,可以轻易而下,然后直逼上京临潢府。如此一来,这大定府可以不用打了呀。我就不信,这老家都要没了,契丹酋长还能在大定府呆得住?”

罗幼度沉吟片刻,笑道:“殿帅言之有理,不过朕觉得,越是这个时候,越得稳一手,没必要过于急进。渤海先放着,现在是冬季,契丹已经将秋收的粮食取走了,此时拿下渤海没有意义。不如待到春来时,他们种下秧苗,我们再去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