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第2/2页)

原本的汉唐故地却说着吐蕃语,用的是吐蕃的文字,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罗幼度一脸正容地道:“相比收复陇右河湟与凉州地,朕更加关心的是对于两地的治理问题。这两地大部分百姓都脱离了我们中国传统的农耕生活,而是以游牧部落的方式遍布各地。各个部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这种情况必须整改,朕需要一个手腕强硬的文臣负责陇右的行政事务。”

他说这话的时候,言语中是带着几分杀气的。

别的地方罗幼度可以接受一步步慢慢来,但是凉陇地区不行。

这里既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汉唐故地,东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

如此重要的地方,文化语言都无法一统。

那叫什么事情?

这方面没得商量。

王溥这时举荐了一个人,说道:“臣有一人选,应当可行!”

“快说!”

王溥道:“此人姓吕,名端,字易直,幽州安次县,现在官居著作佐郎、直史馆。臣与其兄尚书左丞吕馀庆相识,对于吕端有一定了解,此人识得大体,处事清简,但魄力十足。”

罗幼度眼前一亮,吕端可是宋朝著名宰相。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说的就是他。

此人不显山不露水,可真到关键时候,那魄力可与寇准一比。

历史上宦官王继恩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并与太宗妻李皇后一起谋立太宗长子赵元佐,企图发动政变。

吕端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宋真宗赵恒扶上了皇位。

虽然宋真宗不是个玩意,但吕端在这关键时候的力挽狂澜,干得实在是漂亮。

有魄力有手段。

“就他了!”

罗幼度直接拍板钉钉,说道:“命其知河州刺史,看看成效!至于兰州刺史,就让宋雄去吧!对于宋雄的能力,朕深信不疑。”

宋雄有过这方面的经验。

契丹统治了幽州数十年,干了不少文化入侵的事。

罗幼度将之留在幽州就是为了宣扬文教,将契丹潜移默化的思想修正过来。

宋雄从书籍入手,耗时一年有余,成果斐然。

罗幼度本想着将之调往中枢,现在陇右缺人负责文教。

最先想到的就是他。

治理陇右不仅要刚,还需要柔,吕端、宋雄一刚一柔,或许就有奇效。

魏仁浦道:“对于慕容延钊、李谦溥,陛下可有特别嘱咐?”

要是没有,他便直接下达枢密院的指令,做军事布防调度了。

“没有!”罗幼度回答得很坚决:“这行军作战,讲究随机应变。让他们根据战局自由发挥便好,我在千里之外,就不做干涉了。”

魏仁浦迟疑了片刻,问道:“慕容延钊那里不需要特别叮嘱一二?”

针对陇右河湟地的攻略。

罗幼度的安排是兵分两路,一路是进攻兰州,一路是攻打河州。

李谦溥这一路进展顺利。

当初安排李谦溥为渭州刺史的时候,他便知道自己的目的如何。

因故李谦溥到任之后,广施仁政,他不但对渭州子民好,对于周边的吐蕃百姓也好,给吐蕃百姓开户籍特权,鼓励他们归附,吸引吐蕃百姓成为渭州百姓。

他在这些百姓中募集了三百兵士,利用这三百兵士奇袭兰州城,一举将兰州拿了下来。

而慕容延钊在进攻河州的时候遇到了阻碍。

河州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从秦汉开始,曾设县、州、郡,为烽烟时起,兵家必争之地,故有“河湟重镇”之称。

河州豪强章迷族在河州经营多年,与周边大小部落皆有极深的往来。

因故慕容延钊行军速度虽快,却并未取得奇效。

河州事先有了准备,将慕容延钊阻挡在了城外。

慕容延钊手中没有攻城器械,故而受阻于河州城下,并没有显著的战果。

李处耘的战绩可怖,李谦溥亦是成果非凡。

唯独慕容延钊并无成效。

故而魏仁浦这里特别问了一句。

罗幼度深知遣将不如激将,但若刺激过头也不是好事。

就慕容延钊那脾气,得知了后辈在凉州、兰州的战果成绩,已经有激将的效果了。

他笑着摇头道:“不需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点了慕容延钊为将,就相信他能打好这仗。等着就好,朕相信自己的眼光,慕容延钊不会让朕失望的。”

见罗幼度如此信任慕容延钊,魏仁浦自然不好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