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家

人只剩一把骨头

有那等不愿意出力的人家,整个过程一声不吭。

王宝兴直接说一句:“我不勉强你们,你不出力,要是你家遭贼,大伙不去管他就是。”

那两户人家连忙说不是。

木槿她们家出的人是王崇武,王崇武是第一波上工的,回来以后兴致勃勃地跟木槿讲今天的见闻。

村里二十来户人家,每家出一个人,他们白天两个人绕着村里巡逻,晚上再换一波,就这么轮着来。

村长甚至把王家祠堂里的铜锣拿出来给他们,说万一有事赶紧敲铜锣。

“我还摸了一把,铜锣可重了。”王崇武新奇地说。

金属在古代价格高昂,祠堂里的铜锣造型精致,比外面常见的铜锣要珍贵许多。

木槿特地出门看了看村口的路障。

村长让他们把唯一一条进村的路给挖断,下面是个将近两米深的大坑,听村里猎户的建议,在坑底下放了尖锐的竹签,

掉下去得去个半条命。

除了挖坑还在更靠里的地方设了木栅栏,只有推开木栅栏才能进的来。

此时必须得感谢一下他们村的地形,王家村三面环山,外人进村只有村头那一条路可走,剩下的要么是树林要么是沟渠,通行十分不易。

王家渠已经彻底干涸,村里唯一的水井因为挖得深,供村民饮用不是问题,但无法给地里浇水。

因为干旱,田里渐渐出现一道又一道的裂纹。

往年这时候正是栽种的季节,今年人们不约而同停止播种——没有灌溉的水源,老天又长久不下雨,现在播种只会浪费种子。

“老天没有下雨的迹象,连王家渠都干了,咱们村有粮,可是存粮又能吃多久呢?老天爷啊,可怜可怜咱们庄稼人吧……”王宝山满脸忧虑地感叹。

向上天祈雨的事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发生,可是依旧没有任何下雨的征兆。

村里人几乎每顿饭只敢吃五成饱,手里有粮食不假,可是今年的粮食收的本来就少,又迟迟不下雨,下一季的庄稼还不知道能不能种呢。

若种不了,就意味着没有收成。

为了多省些粮食,好多人家纷纷去林子里挖野菜。

但现在地面干的半点水都没有,大多数野菜早就枯了,连树叶都枯萎掉。

粮食实在少的人家就把嫩些的野草树皮剁碎,跟粗粮混着和面,吃掉多少可以裹腹。

中间,王崇文跟王崇武往李家村去了一趟。

外面乱极了,他们怕被抢,压根不敢套牛车,不然估计连牛都被抢了。

王崇文在前面拉,王崇武在后面推,上面放了六百斤粮食,二百斤是给有粮家的,二百斤给榔头家,还有二百斤给王李氏的兄弟也就是他们舅父家送过去。

根据木槿的观察,古代富户雇佣长工有两种结算方式,有的直接给钱,这种一般按天算,出工多少天就给多少银子;另外一种就是给粮,比如王宝山雇佣的两个长工,地里粮食一年两熟,每次收完粮食给他们一人二百斤粮。

王家六十亩地,要是正常的年份,一亩地得有二三百斤收成。

今年大旱,虽说有王家渠能浇水,但每亩收成只有一百斤不到,他家六十亩地,统共收了五千斤粮食。

刨去给长工的四百斤,剩下的粮食至少能保证家里六个大人吃一年多,节省着的话,两年也可以。

王崇文王崇武两人往李家村时还特地带上铁锹,就是怕有人劫道。

李家庄不像王家村有河水灌溉,几乎家家颗粒无收,好多人刚转过年就往外地逃荒去了,有粮榔头纯粹因为王宝山厚道愿意出往年一样的价继续雇他们,他们饿不死才没有离开。

崇文崇武刚到李家庄时简直要吓一跳,见到的人大都瘦的只剩下骨头,三三两两坐在村头,眼神木然。

能吃的野菜已经被挖光了,好多人饿到不行居然去挖观音土吃。

所谓的观音土比平常的土壤要细,吃进肚子里跟窝窝头差不多,能够暂时缓解饥饿。但是吃多了,积在肚子里拉不出来就会把人活活撑死。

吃了观音土的人全身骨瘦如柴,却挺着一个硕大的肚子,很容易辨认。

崇文崇武在李家庄就看到过好几个吃观音土吃成这样的人。

有粮跟榔头家的房子挨着,待看到崇文跟崇武,眼泪都快下来了。

他们没想到王家这时候居然还能过来给他们送粮食。

王家秋收的时候,他们照旧去王家村给干活,等最后一块地收完,王宝山给他两人一人一袋粮食让他们家去。

那袋粮食差不多一百斤,虽然前些年给王家做工口头约定给二百斤,但现在灾年家家都不好过,给个一百斤都要算厚道。

李家庄好几个跟他们一样地少靠给人家做长工养活家人的,好多都在灾荒年间被辞退,连生计都没法保障,只能吃观音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