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福报(第2/4页)

郑太后笑得很是满意,“他在外为皇帝办差,还能全了礼数,已很是不易了。”

目光在两尊玉雕之上一扫而过,郑太后道:“将鹤鹿回春送给皇帝吧,这和田玉,他独独喜欢羊脂玉,碧玉送给他他也不会赏玩。”

郑太后意态悠然,堂内众人却是一怔,这鹤鹿回春乃是富贵长寿之意,常送给年长长辈,而龙凤呈祥简单明了,乃是意祝帝后吉祥如意,但此刻郑太后将龙凤呈祥留下,将鹤鹿回春送给贞元帝,其意实在令人心惊。

郑钦送礼自是有礼单的,苏延庆想到那礼单上分明写着龙凤呈祥送给贞元帝,当下便面露难色,但郑太后命令已下,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赶忙告退去改礼单。

堂中众人不敢置喙,这时李琼淡笑道:“皇兄素来不喜碧玉,卢氏前些年送给皇兄一尊独山玉玉佛,皇兄后来转手便赏了安远侯。”

郑太后这时看向秦缨,“卢氏阖府上下都下狱了,大家都听说此番是你查案有功,你给大家说说,你如何查的案子,可有何诀窍?”

众目睽睽之下,秦缨面露难色,“云阳倒说不上诀窍,无外乎是花上人力与时间去走访摸排,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待找到蛛丝马迹,便顺藤摸瓜寻出内情,搜罗人证物证,卢氏虽仗着权势收买了许多人,但纸包不住火,总能探问出线索。”

萧湄这时道:“云阳从前胡闹妄为,皆是无利之事,此番到底做了件好事,就是云阳身份贵胄却去做衙门差役的活计,传出去总不好听,不知道的还以为云阳想入朝为官。”

萧湄口中向来没好话,秦缨也不意外,郑太后却和蔼道:“大周开国之初曾有公主入朝参政,但朝堂之上本就是男子天下,女子寸步难行,便是公主也难成气候,此番云阳之行虽容易招惹非议,但她本心为好,又真办成了事,不说皇帝如何,便是哀家都想赏她。”

萧湄哪想到太后对秦缨如此宽宥,想到自己才是太后的亲外孙女,不由暗暗咬牙,郑太后笑盈盈看着秦缨,“云阳想要什么?”

秦缨眨眨眼,“云阳暂无所求。”

郑太后笑着摇头,“那改日有了再求。”

太后话音刚落,殿外又有人求见,苏延庆道:“长清侯夫人、宣平郡王妃、淮阳郡王妃来给太后娘娘请安——”

殿内本就人满为患,此刻又来几位夫人,萧老夫人便带着王氏起身告辞,而秦缨一听李芳蕤的母亲来了,眼瞳微微一亮,不多时,崔慕之的母亲——长清侯府人明氏当先入殿,她着一袭紫色华服,仪态端容,眉目慈柔,只看面庞,很难想象原文中她对陆柔嘉那般尖酸刻薄。

郑氏虽与崔氏不睦,但太后身份尊贵,莫说明氏不敢失礼,便是崔德妃在太后跟前也十分乖顺,明氏恭敬入殿,行礼后目光往秦缨身上扫了一眼,紧接着,宣平郡王妃柳氏带着李芳蕤而入,淮阳郡王妃宋氏也走了进来。

淮阳郡王府被忠远伯府连累,这位郡王妃没想到崔婉这未来儿媳能行那般丑事,当日便被气的大病一场,已多日不出门饮宴,今日中秋宫宴难以回避,这才入宫来,今日她衣衫华贵淡雅,通身不显山露水的沉静。

秦缨与李芳蕤对视一眼,眼底皆有笑意,但当着诸位夫人的面,二人循规蹈矩,装出好一副大家闺秀做派,足足煎熬了小半个时辰,苏延庆才在门口道:“太后娘娘,含光殿那边宴席布好了,皇后娘娘和陛下都已经出发了——”

含光殿便是今日设宴之地,待太后移驾,秦缨这才得了功夫与李芳蕤说话。

未时过半,秋阳高悬,暖烘烘的金乌洒在连绵殿宇之上,越发彰显天家威严,含光殿在后宫以东,紧邻着上春池与沉香亭,众人跟着太后轿辇,一路行来只见丹桂鹅黄,秋菊盛放,还未近殿门,便听见一片丝竹舞乐之声。

忽然,李芳蕤拉了一把秦缨,“快看,谢大人——”

秦缨眉头微抬,随着李芳蕤的目光看过去,只见含光殿前,早就等候了一群文臣武将,在一群着紫、绯官袍配鱼袋的文臣之中,一袭玄色武袍的谢星阑显得格外夺目,他握剑而立,袍摆上的金色獬豸纹暗芒浮动,流光溢彩。

李芳蕤轻啧道,“谢大人好英武的身量!”

秦缨眯了迷眸子,李芳蕤又道:“他旁里那个,不是前日见过的那位大人吗?”

秦缨颔首,“是大理寺少卿方君然。”

李芳蕤撇撇嘴,“看他神色,不像来赴宴,倒像是来审案的,简直像个老夫子,我哥哥和赵世子也在,他们同在神策军,很有几分交情,不过那位赵世子眼高于顶,我不喜欢。”

李芳蕤说的是李云旗和赵望舒,秦缨目光在他们身上一扫而过,又看向了谢星阑,这时群臣发现了太后仪驾,也纷纷看来,谢星阑一眼看到了一群夫人小姐之间的秦缨,李芳蕤今日一袭红裙明艳耀目,反倒衬的秦缨雨后白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