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风神医与蒙帅不得不说的故事(第6/8页)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是脸泛激动之色,两眼隐隐水光。

在场很多人对这段书都听过无数遍,那句话更是其心中倒背如流。

此际却仍是满眼期待,静候那说书先生说出这十个字。

说书先生目光凛然扫过众人,惊堂木轻轻一拍,道:“蒙帅轻声对风神医说道:封侯非我意,惟愿烽烟平!”

“好!”

“好好好!”

众人一起拍掌喝彩,神情激动,不能自已,尽皆遥想当年蒙帅的风姿,如何能不心驰神往。

董笑颜亦是脱口赞道:“蒙帅,端的好文采!真英雄也!”

风印连连点头,心潮澎湃,道:“是啊,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蒙帅,的确是一代人杰,千古风流,当之无愧!”

董笑颜正待赞同之际,骤然惊觉,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咦呼……自己居然被带入进去了……

“风神医听了这句话之后,沉默良久,说道:兄长之志,小弟佩服。以后,若小弟薄有所能,必为兄长做事一件。”

众人同时慨叹。

这,‘做事一件’这四个字,现在听来,简直重如山岳!

只听说书先生继续,道:“……此去多年,蒙帅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扫荡六国,定鼎安平,戎马倥偬,烽烟万里……而风神医亦是悬壶济世,泽被苍生……两位千古传奇,盖世人杰,在那一次相见之后,竟然再也没有见过面。端的是时也命也运也,尝令人慨叹不已。”

众人同时叹息,莫不感慨风神医怎不和蒙帅时常见面,把酒言欢,才证兄弟情谊,顷刻如故!

可惜英雄人物的身上,总是充满了遗憾。

“及至天下一统,大秦定鼎安平之后,蒙帅想起风神医那句话,正所谓,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旋即便向皇帝陛下坚决辞行;陛下几次三番挽留,奈何蒙帅去意已决,无奈之下,问道:蒙帅可有什么要求?”

“蒙帅沉默良久,方才言道:吾自身并无所求,唯祈陛下一事:当初南征北讨,多少兄弟葬身沙场,马革裹尸,家中不知如何生活,只求陛下,多加封赏!”

“诸君,这就是蒙帅!蒙帅戎马一生,却在任何时候,都未曾为自己争取过什么,他的心里,永远是自己的兄弟,永远是自己的兵!”

这时,隐隐有细微的啜泣声响起。

那几位身体残缺的老人哽咽着,身子颤抖,低下头来,口中默默念叨:“蒙帅……蒙帅……”

“这便是蒙帅荣归那一年,诸位应该还记得,那一年,朝廷倾尽国库之力,大加犒赏残军,追赏烈士,每一个英烈家庭,都拿到了数目不菲的银钱,追本溯源,就是因为蒙帅,因为他的最后要求。这一节,费帅与吴帅等都已经佐证过多次了,诸君应该知晓这并非妄言!”

“是的,确有此事。”所有人齐齐的点头称是。

这件事,对于整个大秦来说,都是记忆深刻的一件事,终身难忘,如何不知?

正因为此事真实,所以……之前说书先生所说的所有,也定然就是真实!

蒙将军跟风神医就是患难之交,确凿无疑!

“待到蒙帅容归之后,就此闭门不出,再不参与任何的天下大事,唯蒙帅的府邸,一直到蒙帅去世之后的现如今,仍旧无人敢在门前放肆!”

说书先生凛然的说道:“此,乃是我大秦之魂啊。”

“那一年,蒙帅因为身经百战,受伤无数,身体终于到了油尽灯枯之境,临终之际,深深长叹,曰:此生唯独遗憾,未能再见我那兄弟一面。此生唯独内愧,不能照顾战死兄弟的家眷。此乃我蒙方征战一生,耿耿长恨也!于是溘然长眠。”

“风神医其时正在蛮荒野地采药,闻知此事之时,蒙帅去世已久。风神医悲痛至极,想起当初承诺,遂慨然捐出全部家产,为蒙帅了结此生最后恨事。”

说书先生眼眶湿润:“蒙帅……毕生俸禄,和陛下赏赐,都变卖了资助麾下战死将士的家眷,直到此生终了,陛下派人查验资产,才发现,偌大镇国公府,竟至……竟至穷困潦倒,尚比不上中产之家!陛下为之动容,泪如雨下。”

一片叹息声。

众人都是心潮澎湃。

做人能做到这种程度,当真为千古伟人、光耀万世啊!

“而蒙帅此生最后时刻,挂念的,仍旧是战死兄弟的家眷,仍旧在自责,他没有做到最好。诸君啊,那是数百上千万的家庭啊,谁又能以一人之力照顾周全?这本是无解的难题,但蒙帅仍旧为此,愧疚一生,恨走九泉!”

“蒙帅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与麾下将士亲如兄弟,视若手足。军神二字,唯有蒙帅,方才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