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2页)

【夸张了,夸张了,哪有那么多磨难。有咱们在,姜国的变法还是挺顺的嘛。】

【既然要编那就编个彻底咯,八十一难而已,很好编的。到时候郑王看了,还不得暗自庆幸自家变法顺利。】

【照郑王这个决心,变法成功的日子,指日可待!】

姜蓁王宫里吃着郑国的瓜,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起身准备回寝殿内换衣服,出城迎接姜王。

但她刚换上一身玄色金边的长袍,头发还没绑好,卫蝉就凑过来小声说道:“王上的马车已经离开都邑去大河了?这里还有一封王上给你的信。”

“这都到家门口了,父王居然不回来?”姜蓁有些不敢置信的接过姜王给她的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哟~跑去看陈冬修大坝去了。】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头看人家治水,也不回家了,多有先贤风范。】

【估计是大头玩疯了,不想回来上班。全年无休的上早朝,这谁受得了。】

【这也不能怪大头,姜国现在最大的事,就是修路和治水,来往的百姓和商贾都说这个,大头能不心动吗?】

姜王原本也是不想去的,但他走到都邑外头的时候,心里就想道:自己下次出宫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既然这次出来了,那就别留什么遗憾。

反正宫里还有姜蓁顶着,姜王走得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车轮碾在水泥路上,直奔大河而去。

“父王居然就这么撒手不管了?诸位大臣还等着他明日上早朝呢。”姜蓁一脸无语。

君王出巡,所有的臣子都会密切关注,大家都做好了明日见姜王的准备。

【大头不是想好借口了吗?走完水泥路,深觉陈冬为姜国付出良多,所以去大河见陈冬去了。】

【几天的路程,生生的被大头走了快一个月,大头也是真能磨蹭。】

【话说怎么就没臣子在朝堂上念叨大头呢,那么多年君臣,他们都不想的吗?】

【想啥啊想,大头回来假期就没了,搁你你会想啊。】

朝廷里的大臣不想念姜王,姜王也不想念他们,他在外头待得还真是乐不思蜀。

他顺着运送物资的水泥路,直接走到了陈冬修建大坝的地方,远远的观望了起来。

大河两岸,到处都是人,抬石头的,搬木头的,和水泥的……

“亲眼见到,才发现这工程果然浩大。”姜王忍不住赞叹。

陈冬站在姜王身边,解说道:“正在修建的这个堤,是分水用的,主泄洪、排沙……”

“大河水患困扰姜国多年,若是解决此患,陈冬你就是我姜国的大功臣,大河两岸的百姓以后也定会为你立庙祭祀。”姜王感慨的说道。

“就算是谢,他们也都是先谢王上和太女,若没有朝廷在背后支持,我陈冬哪来的能耐治水。”此生心愿快要达成,陈冬的身体虽累,但语气却十分轻快。

“费钱费粮都不怕,只要有效果就行。”姜王夸道:“你组织修建的水泥路,不仅坚固平稳,时间也比预计的用得少,可见是你本事出众。”

陈冬一点也不贪功,说道:“修路的时候,服役的百姓不惜力,全是因为太女能让大家吃饱,否则工期还会往后拖。现如今修建堤坝,不仅服役的百姓干活,大河两岸的老弱妇孺也都来帮忙……”

陈冬伸手给姜王指了指,说道:“那处用独轮车运石头的男女,还有那边正在做饭的老妇……他们都是自愿来帮着干活的,只为家乡不再遭遇洪水。”

“民心所向,何愁堤坝不成。”姜王的眼里满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