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4页)

宋俊恍然明白过来,前面那几声宋大人,根本就是对他的嘲讽,难怪方才唤他“宋大人”时,各个语气着重,神色间意味不明。

宋俊只觉脸皮烧得慌,干脆垂头加快了脚步。

悔吗?他不知。只是脑海中不断盘旋着这二十多年来同长女相关的所有事,但凡他曾经多关心两个女儿一点,但凡他当初在太子还是琰郡王时,便同意长女的提议,还她清白,但凡事后,他肯像仪贵妃一般用心补救……

想了那么多但凡如何,说到底,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终归是他不曾真正在意过女儿的感受。

他这一生,无论是做丈夫,还是做父亲,当真极其失败……两个女儿,一个因他失察,被她娘亲带上一条作茧自缚的路,一个因他自私,终是与他形容陌路,到头来,自己成了个孤家寡人。

现在他才说错,是不是太晚了?宋俊自嘲一笑,太晚了……

人终归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如今这局面,便是他前半生所有选择缔造的结果,合该苦果自尝。

他已能预见自己后半生的模样,有这件事在,这辈子,同僚看见他,就会想起他错失成为国丈的机会,旁人的嘲笑虽不能对他造成实际的伤害,但在他们心里,他永远会被看低一等。

而他自己……他不是圣人,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即将登顶至高之位,而他却沾不到任何光,心里怎会半点不难受?

即便知道后悔无异,但他恐怕还是会无法自控的回忆过往,不断的去想那些事,去想每一个如果,每一个不同的选择,而他又不能真正得到,他会在悔恨和孤独中,度过余生……

谢尧臣背着宋寻月,一路走到外宫门处,辰安已赶着马车候在此处,一见谢尧臣和宋寻月,面上全是喜色,一下跳下马车,跪地行礼,语气间无不骄傲,朗声道:“臣辰安,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太子妃娘娘。”

谢尧臣和宋寻月相视一笑,免了辰安的礼,一同上了马车,回王府。

回到琰王府,谢尧臣牵着宋寻月下车,随后携手进了王府,怎知刚进去,却见王府所有婢女、小厮、侍卫尽皆成排站在前院。

一见他们进来,各个面上喜气洋洋,跪地行礼,齐声道:“参见太子殿下,参加太子妃娘娘,太子、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宋寻月望着跪了一院的人,浅浅吸了一口气。

其实这样的声势浩大,她还是有点怯的,尤其是想到日后会成为皇后,所面对的一切,只会比这更加声势浩大,她其实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坦然应对。

毕竟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从未贪着过任何权势地位,一心一意,只想过好眼前的日子。前世想着多攒钱,这一世想着多享福,但未成想,旁人一生竭尽全力想要得到的东西,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到了她这个完全没想过要的人面前。

直到这一刻,宋寻月才深切的感受到,想要拥有美好的人生,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莫问前路,认真做好眼前的事,坚守着心间的底线,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终归会在不知不觉间,在蓦然回首的某一刻,恍然发觉,自己已经拥有了曾经未曾敢想的一切。

宋寻月的目光,一一从院中的那些面容上扫过,被谢尧臣牵着的手,在他掌心中轻轻一转,指尖挑开他的指缝,同他十指相扣。

她在心中告诉自己,不要怕,也不要怯,你的夫君和儿子,注定都要去往那至高之位,而你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陪着他们,就像他们陪着你一样,勇敢的迈开脚步,然后继续再像从前一般,过好眼前的每一天,即可!

谢尧臣和宋寻月免了所有人的礼,随后叫辰安与寄春,去打赏府中上下,夫妻二人这才一道回了胜年院。

谢尧臣明日开始要去早朝,且还要住在勤政殿,皇帝应当要教他很多东西,他八成直到登基前,都不能回几次家。

于是回到胜年后,宋寻月和谢尧臣,便开始着手帮他收拾东西,换洗的衣物,常用的物品等等,星儿和栀香在一旁打下手。

星儿在旁边帮忙时,总忍不住去看他们小姐,总觉得越看越新奇。星儿莫名想起当年在宋府时的日子,不禁热泪盈眶,当初她和小姐在那个破烂的小院里为一筐炭火发愁时,打死也想不到,六年后,小姐会成为太子妃,且要不了多久还会成为大魏的皇后。人生怎么能这般奇妙?当真是奇妙到叫人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星儿真诚的希望,往后余生,她和小姐的人生,能一直如现在这般幸福快乐,不要有任何变故!

夫妻二人收拾了一下午东西,基本能想到的,谢尧臣会用到的都给他带着了,算着谢泽下学回家的时辰,夫妻二人便停了下来,一道坐在桌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