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进城(第2/2页)

2021年的林妙穿越过来后,收拾东西就下乡了,林父林母都觉得愧对这个女儿,每月都寄钱寄票,

况且她的直播间也跟着过来了,虽说直播间没有别的功能,只能放东西,但直播间里有不少品牌方送的样品,化妆品,零食,床上用品,还有衣服……等等……虽说都不多,但加上林父林母每个月的贴补也够她过的很滋润了。

男主顾文平是比女主晚一个多月下乡,男主是京市人,家庭条件也不错,是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男主第一次见女主时就心动了,女主长的小巧玲珑,一张巴掌大的瓜子脸肤如凝脂,明目皓齿……(此处省略3000字)……当时对女主的形容,作者写了一大篇赞美之词,总之很美就是了。

后面就是写两人缠缠绵绵的爱情故事,还有一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男配,女主痛苦的在两人之间徘徊,和男主分分合合纠缠了几年之久,在一次上山摘野菜时遇到野猪,男主对她舍命相救,最终修得正果,后面就是恢复高考,男女主双双考上大学。

徐宁穿越前就看到这里,后面还有1/3没看,现在想来,女主下乡的地方好像就是黑省城南县,好像书里也有一个大青山,难道男女主下乡的地方也是榆树村?如果真是下乡到榆树村,那知青的名字也对不上啊!

穿越前那晚看了小说以后把平板放空间就好了,现在也不用想的脑袋疼,拿手摸了摸脑袋上的纱布,想着下午回去要去韩大夫那里换一下药,摸头的手突然顿住了,如果昨天她没有穿过来呢?是不是原主就这样没啦?那村长肯定会把两个罪魁祸首送到知青办,这样榆树村就没有李凤娇和林秋华两个知青了,也没有徐宁了。

陈向东,孙浩,葛洪斌,三个人本来就很低调,如果再发生一人死亡,两人被送到知青办,那他们三个只会什么事都躲得远远的,这就能说明他们三个在书里为什么没怎么被提起过。

女主林妙好像就是69年下乡的,书里面曾经描写过女主下乡正好赶上秋收,两个芊芊玉手磨的到处都是水泡,还庆幸直播间有防晒霜,要不然的话脸都要晒脱层皮。

现在离秋收还有不到一个月了,如果真是穿书了,那要想办法在女主来到槐树村之前搬出知青点。

徐宁想的正出神,听村长媳妇在喊“徐知青,徐知青,到了,你不是要去寄信吗?快去吧,天不早了,晚了赶不上回去的牛车”

徐宁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答应,“好的婶子,我这就去,”

徐宁没去寄信,原主的笔记,她还不怎么熟悉,先练练再写。

先去供销社,里面人不少,原主下乡时带来的票有几张快到期了,徐宁打算用了,买了两斤红糖,一斤鸡蛋糕,一斤盐,把两斤糖票,一斤鸡蛋糕票拿给售货员,

“红糖四毛八一斤,两斤九毛六,鸡蛋糕七毛五一斤,盐一毛五一斤,一共一块八毛六”徐宁把钱拿给售货员,把东西放进背篓,又到处看了一下,走到卖肉的地方,肉摊边上挤满了人,徐宁转身就出去了,

空间里面的东西她不打算卖,这几年也不想和女主一样去黑市做生意,她没有女主光环,也不想去冒这个险,到粮食自由至少还有十年,她空间里的粮食也不多,既然占了原主的身体,那原主的亲人她也会管的。

想到原主的父母,她忽然想起书里几笔带过的一个情节,

村长去接男主那一批下乡知青的时候,跟着来的还有一男一女和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那三人成分不好下放来农村进行改造,和知青不同的是,知青是坐牛车来的,那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是跟着牛车走到榆树村的。

成分不好的三个下放人员是要住牛棚的,牛棚和知青点距离不远,牛车把知青送到知青点,带那三人去牛棚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冲过来喊“爸妈,小莫”三个人中间两三岁的那个小男孩就喊哥哥,这下再怎么说断绝关系了,也没人信!喊爸妈的小男孩也跟着去住牛棚了。

后面书里就没怎么说过这一家了,再就是几年后男女主结婚后,有天晚饭后出去散步时,经过牛棚,看到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穿的破破烂烂挑着水往牛棚走,心里感叹了一句,时代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