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4/6页)

盖因剑修弟子中,如西门吹雪这般说话直来直往、不擅抑或不屑与人交际的多了,从前宋青书在门内与同为剑修的同门们相处时,便经常遇见此刻这样的场景。

思及此,宋青书神色间难免柔和了几分。

“你也很好。”他道。

西门吹雪又道:“你白日所使的,是套专攻人手腕的剑法?虽看似变化简单,对招时却令人防不胜防。甚妙。”

宋青书嘴角隐现过一丝极淡的微笑。

“此乃武当《神门十三剑》,为我太师父张三丰张真人所创。虽只有一十三招,却每记招式都有不同变化,唯一相同的,是剑招所刺之处,皆乃敌人手腕神门穴,我师叔殷梨亭殷六侠曾以此招轻而易举卸下过十数人碗中之剑,实乃缴兵械器的绝佳招数。”

这语气里有种理所当然的骄傲和自豪,却并不会给人炫耀夸大之感。

西门吹雪闻言道:“确实妙极。世传张真人练武八十余载,如今已是只差一步便能进境先天。以你之见,此言如何?”

宋青书摇头,“先天之境岂是那般容易便能达到?”

西门吹雪侧首,认真看他:“此话怎讲?”

宋青书想了想,道:

“我太师父自九十五岁起,每年闭关九月,专心钻研毕生所学,试图融会贯通,自开一派与世间武功都不相同、足以维系武当传承的武学。

如此融会贯通的过程,亦是他重新梳理自身所学、找出自己武学之‘道’的过程。”

西门吹雪闻言点了点头,对宋青书的说法表示赞同。

宋青书继续道:

“太师父曾言,若他此举成功,或许有生之年才敢说上一句步入先天之境有望。连他自己都如此说,外界的传闻,又岂能当真?”

因张三丰年岁愈长,身体却瞧着愈发硬朗,非但百病不侵,且面上不见分毫老态,竟好似越活越是年轻。

故而江湖上有许多有关张三丰的传说。

虽大部分都是无理杜撰,却到底还是有些真实情报流落在外。

而宋青书实在太清楚,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类的传闻,对寿数最多只有百年出头的平凡人而言,是多令人垂涎的巨大诱惑。

眼下元国国内风雨飘摇,朝廷为保住自身统治地位,镇压下不断奋起反抗的民间起义便已耗去了大量的精力,故而也无甚心思去理会这江湖传闻。

然而,若待江山稳固,国泰民安,坊间再有张三丰已入了先天之境,返老还童容颜不老的传闻四处流传呢?

届时,后果或许不堪设想。

故而宋青书极厌恶江湖中对张三丰的这些毫无根据胡乱编造的议论传闻。

幸而今日是西门吹雪不带任何恶意揣度,只是出于对神门十三剑的赞叹而偶然间顺带提起了这个话题,否则,宋青书的态度绝不会如此平心静气。

西门吹雪倒是并未察觉出他态度有异。

他道:“确也如此。先天一说,毕竟只是传闻。若非有朝一日当真能登得峰顶,谁又能知前方是否还真的有路可走”

这话就说得有些意味深长了。

宋青书眼帘微垂,端起手边茶杯轻啜一口。

“若是你,会如何?”

他忽地问道。

“若峰顶之上,另有广阔苍穹?”

西门吹雪目光微凝。

“你呢?”

他反问。

“莫非已是在那峰顶之上?”

宋青书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是,也不是。”

他确是已在峰顶之上。

然却不是西门吹雪所想的那座山峰。

这模棱两可的回答,西门吹雪却并未感觉是在搪塞自己。

他顿了顿,道:

“我亦如此。”

本以为自己已在山峰之巅,却怎知这世上,又没有另一座更高更险峻的峰峦?

今日与宋青书一战,便让西门吹雪隐隐看到了另一座山巅。

只可惜,却被人中途打断,终究未能登顶一观。

“我曾问你,日后若有机会,可愿再与我一战。”西门吹雪道。

宋青书抬眼看他。

“是。”他答。

西门吹雪道:“你说,自是愿意。”

宋青书道:“是。”

心下却想,莫非西门吹雪此刻便要再与自己一战?

未想,西门吹雪却忽然嘴角微勾,似是露出了一抹若有若无的轻笑

“如此,这段时日,便打扰了。”

宋青书闻言一怔。

这是说接下来暂居花府的日子里,他随时都会来找自己切磋论剑?

宋青书对西门吹雪自无恶感,且与他对剑,亦能印证这些年来自己所学武当剑术,自是有益无害。

只是……

“你的剑乃杀生之剑,拔出却不见血,如此亦可?”

西门吹雪深深看他一眼。

“你怎知便一直不会见血?”

宋青书闻言,竟是又一次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