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节 共襄大业(三)(第2/2页)
迫于压力,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军领袖,于五月初齐聚河南荥阳县,共商对敌之策,史称“荥阳大会”。
在荥阳大会上,时默默无闻,为高迎祥部将的李自成,一语惊人:“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
这个“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应对方案,最终得到了十三家领袖的赞同,之后众人遂依计行事。
初次跳上明末舞台的李自成,自此次大会起,锋芒初露,脱颖而出。
也就是这次荥阳大会开始,明末农民起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当然了,在周乙得到的情报中,不会有关于李自成和荥阳大会的各种历史意义总结……他只知道,这个时间点,在五月底之前,李自成部是驻扎在荥阳附近就可以了。
所以他笃定告诉田大:李闯将的位置,他知道。
和田大计较定后,周乙又去了马棚。
后院一处单独的马棚里,几匹骨架高大的蒙古马正嚼着黑豆。蒙古马耐远行耐粗饲,是事前在汉口镇的马贩子手中高价收购的。
检查完马匹,周乙最后回屋,收拾好了自己的诸般行李。这其中,最最重要的,是一部15瓦的军用袖珍野战电台。
……
一应准备工作完毕,次日凌晨,周乙一行五人踏马北上。
五人组除了周乙外,还有两个精干特工,再就是田大二人。他们这个组,五人七马,沿官道一路北上,目的地是郑州——郑州以西五十里便是荥阳县,这个时代归于开封府管辖。
至于留在后方的粮车队,现在反而不急了。过后几日,修整完毕,粮车队会以郑州为目标平稳出发。
按照估算,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不用等粮车队运动到遥远的郑州,就会有闯军在半道接受粮草……反正双方之间有电报联系,信阳至郑州之间任何一处地点都可以交割。
和之前在车队时不同。周乙他们这次上路,人人劲装,刀剑齐备,杀气侧漏,标准江湖豪客形象。
他们每天日行夜伏,主要沿着官道北行。一路行来,五人组不进城池,只在沿途驿站和乡镇打尖歇马。
在北方地区长途跋涉骑马赶路,尤其是现如今社会秩序正在崩坏的河南一地,说实话周乙还是第一次。而这里就看出田大的老练了。路上在哪家食肆打尖,晚上在哪个镇子过夜,田大这种老江湖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五个一看就不好惹的江湖客,本身就是一股相当精锐的力量。对于沿途宵小来说,这股力量虽说有好马,有油水,但太过生硬,不划算打主意。而对于大股势力来说,这队人来去如风,却根本不给他们反应时间。
为了节省马力,周乙他们大致是以每天百里的匀速度行进的。这样花了五天时间,五人组大致沿着驻马店、漯河、许昌、这条直线,跑过400里官道,来到了新郑左近。
周乙原本以为,这种似危实安的行路旅程,会一直持续到目的地。不想在新郑,却遇到了一段小插曲。
傍晚,新郑县北,五里铺。
刚刚在驿站吃喝完,欲待去前边镇子过夜的五人组,被一队骑兵拦在了半路。
通常这种情况,周乙是不怵的。他手上不但有各级衙门开出的路引,还有武昌巡抚衙门给河南令尹的私信和公文。
有这些文件在手的周乙,可以随时变换身份应对官府盘查。他们一路上在各处关卡畅通无阻,这些文件起了关键作用。
然而今天不行了。
挡住去路的这队骑兵,根本不鸟周乙亮出的公文。随即,这些人亮明旗号,乃是新进从陕西调来的总兵贺人龙麾下,中军哨探。
看到对方眼中贪婪的眼神,以及要求周乙他们“下马去新郑大营查验身份”的要求,周乙和田大对视一眼后,互相微微点了点头。
下一刻,田大兄弟抽刀打马,呼喝声中,毫不犹豫地冲向了对面人数多达九人的陕西边兵。
而周乙,则在已经落山的夕光中,沉身勒马,扬臂打出了一串迅如雷火的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