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内河水师

杨泉对于萧诚的尊重与畏惧是与时是成正比的。

萧诚初到黔州之时,杨泉只是把他当成一个谈得来的朋友。

因为性子跳脱,纨绔而被家族丢到黔州当一个质子的杨泉,那个时候可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竟然因为认识了萧诚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萧诚三下五除二,便架空了黔州知州马亮,拿到了黔州的实权,杨泉佩服不已。

萧诚周密策划,降服独山、三水等地,使得黔州第一次把手伸进了这些羁縻州,让杨泉眼前一亮。

然后借着独山、三水这几根触手,萧诚慢慢地露出了自己的爪牙,这一回,可是连杨泉都吓了一大跳。

短短的两年时间,黔州下属的四十余个羁縻州尽数落于萧诚之手。有被打服的,有被势压服的,有通过谈判合作的,也有因为利益勾连而自愿加入的。

方法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人,都成为了萧诚的属下。

而因为在这两年之中,杨泉一直跟随着萧诚,他在家族之中也随着萧诚势力的增长而噌噌上升。

此时的萧诚,已经赢得了杨泉绝对的敬重。

而接下来,灭罗殿国,吞罗氏王国,策划拿下叙州三路蛮,在这个过程之中,又与本来是仇敌的楚王一系临时性合作,成立了贵州路,一跃而成为大宋最为年轻的安抚使。

杨泉对于萧诚已经是畏惧了。

如果说以往他不认为,萧诚能做到的,换了是他,努努力,说不定也能做到。

但到了这一地步,杨泉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两人之间那宛如天堑一般的差距。

他彻底膺服了。

也彻底成为了萧诚的跟随者。

而在萧诚势力增长的这个过程中,杨泉也完成了他的蜕变。

杨庆把宝压在了这个他以前并不看好的儿子身上,为此不惜抛弃了他精心培养了多年的长子。

刚刚年过三旬的杨泉,现在是贵州路六府之一的知府,再加上播州杨氏家主的加成,他现在可是妥妥儿的贵州路上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也是联合理事会的核心人物之一。

而当初看起来比杨泉更受重视的思州田易,在这一过程中却是渐渐地落后给了杨泉。

不是田易不给力,而是田氏家族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下定决心破釜沉舟地跟随萧诚,比起杨庆,思州之主田畴在这一点上,有些掉了链子。

所以到得如今,田易仍然只能在安抚使衙门之内供职,而杨泉却已经独镇一方了。

而这个差距,只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

小心翼翼地落后了萧诚半个肩头的距离,杨泉陪着萧诚,在堤岸之上缓步而行,护卫,幕僚都远远的落后了十几步,免得打扰了这两位的谈话。

已经是萧诚到这方土地的第七个年头了。

来时还只有十八岁。

现在却是已经二十五了。

对于萧诚来说,他已经经历了太多,但对于旁人来说,二十五岁的一路安抚使,仍然是前无古人,而且,只怕也是后无来者了。

“大理现在倒是打得热闹。”杨泉笑着道:“只是没有想到,高迎祥还真能撑,都打了八个月了,虽然狼狈之极了,但居然还没有垮!”

自从高迎祥率边军发起反攻到今天,双方已经鏖战了八个月。在萧诚的计划之中,高迎祥应当很快就会支撑不住的。因为董羡在控制了中枢之后,又取得了关键州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控制了相当一部分边军的家眷,特别是军官的家族。

与大宋一样,大理的军官也大都是将门世家出身。

在速战速决击败董羡的计划失败之后,高迎祥便就此陷入到了困境当中。

背叛他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他能控制的地盘,也愈来愈小了。

他之所以还能支撑到今天,一来是因为董羡麾下的那些将领太拉胯,作战经验远远不如高迎祥,二来也是高氏家族执掌大理政权多年,余泽尚未耗尽。

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百姓对于战争渐渐地厌恶到了极点,人心思定,大家不想再打了,高迎祥得到的支持正在一点点的减少。

董羡也开始大胆的启用那些背叛了高迎祥的边军将领们反戈一击来与高迎祥作战。

这些重掌军权的家伙们,战斗经验丰富,而且对高迎祥的凶狠,比起原先的那些统兵将领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高迎祥已经步履艰难了。

“快了,这个冬天里,他就应当向我们求援了。”萧诚微笑着道:“要不然,他熬不过这个冬天的。”

“这么说来,大理很快就要成为云南了!”作为联合理事会的核心人物,杨泉自然是知道萧诚对于大理的规划的。

萧诚大笑起来:“希望明年能把这一些事情做完,然后才能把精力放在别的事情之上。时不我待啊,总感觉时间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