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3/3页)
【注释1】
【南三所位于外朝东路文华殿东北,为一组殿宇的总称。明朝这一带有端敬殿、端本宫,为东宫太子所居。其中原有殿名“撷芳殿”,清康熙年间太子允礽之宫人于此居住。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撷芳殿原址兴建三所院落,作为皇子居所。因其位在宁寿宫以南,故又称“南三所”,也称“阿哥所”或“所儿”,嘉庆朝以后多以“撷芳殿”代称整组建筑。】
【注释2】“关于哞哞的设定”:
古代牛是不能宰杀的,地位也很高。
【从元朝开始,到明清时期,老了病了、不能继续劳作的的耕牛是允许屠宰食用的。
但需要经过官方确认,并由官方统一宰杀,牛的主人也不可以自作主张。
《元史》记载了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一道诏书:
“盗牛马者劓[yì](割鼻)。盗驴骡者黥额(刺面额涂墨),再犯劓。盗羊豕者墨项,再犯黥,三犯劓,劓后再犯者死。”
比起宋朝以前,处罚相对减轻了许多。
清朝嘉庆年间,嘉庆帝的岳父——陕西道监察御史花良阿奉旨巡视西域,经过调查上了一道折子:建议把回民宰杀的牛、由蒙古贩运的食用牛与中原农耕的牛加以区别对待,不应搞一刀切,否则的话,影响国家税收增加。
嘉庆帝以“国家税出入岂系此区区”为由,驳回奏折意见,还贬官以为惩戒,一点面子也没给老丈人。
由此可见,耕牛在清朝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保护耕牛的国策始终未变,一直延续到1979年的2月份。
随着时代的变迁,耕牛早已为机械所替代,乡野之间,再难闻听耕牛哞哞长鸣,再难观赏牧童遥指杏花深处,实为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一种遗憾。不过,这却是一个老饕们欢欣鼓舞的时代,毕竟,狂啖牛肉可以明目张胆了。】
摘自《汉周读书:古代的牛地位有多高?封疆大吏都不敢动它》
在这本小说世界里,给哞哞的设定是:“哞哞”是塔娜从蒙古带来的小牛犊子,是小公牛,也不会产奶,它的牛角设定也是小小的,不会攻击人的那种,目前年纪小,还没怎么长出来,不是中原受保护的耕地牛,哞哞存在能够推动后续的剧情,看到了很多人说牛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所以我私设的比较多,大家知道它是一头可爱牛牛就行了,别考据它是什么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