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3/4页)

“怎么弄成这样子?”刘煦看见远处大汗淋漓的卓思衡,和跟在远处的两个寻常人打扮侍卫,也猜到怎么回事,无奈薄责道,“又让卓师傅背你了?”

当然,他的话也没什么威慑力,卓思衡听见也只是苦笑,他和刘煦两个人,这辈子拿小孩子都是没什么办法的。

刘煦见卓思衡走过来,忙道:“卓先生快喝点水吧。”

“喝什么水,前面就是方姐姐的酒肆,咱们去那里喝更解渴的去。”

显然方才几个人聊到兴头上,一个农户才会如此提议,刘煦也没有架子,说道:“好,咱们就一块去,今日多谢二位替我讲古,就让我略尽心意,请二位饮这顿谢酒。”

“你是孔大人的朋友,孔大人是咱们乡的恩人,不兴这套客气的。”

刘煦赞许地看了孔宵明一眼,他明白,孔宵明如今已官至丰州知州一级大员,可还能和乡民打成一片,可见其从无欺压之举,更是平易近人,才会有如此景象。

卓思衡这时候也走到近前,孔宵明见了他下意识想拜,却意识到几人的身份,顿住后朝卓思衡一笑算作招呼。

方家的酒幌不知道用了多少年,近十年前卓思衡与孔宵明初遇于此饮酒时就见其迎风招展,今日再见,仿佛白驹过隙只是恰然。卓思衡和孔宵明相视一笑,一行人去到店内。

如今方家的小酒肆可不止四五个位置加三面草墙如从前般简陋,如今外面做了拴马的马槽,叠货的板条房,酒肆主间垒砌的砖瓦房十分宽敞,门做得大敞,还有两个极大的窗户开着,布帘也是紫苏染过,已洗出些白痕,店内总共十个桌子,坐了大半都是人,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给客人添酒,墙上挂着菜牌,虽说都是下酒的冷盘,可有荤有素,看着十分红火。

看见卓思衡落座后四处观察,孔宵明用他和刘煦都能听清的低声说道:“次官道修过来后,有好些商旅往这边收沙果干和菽豆的,南边吃不着这些丰州的北货土产,可经过次官道转运河,行路便捷许多,此地百姓便寻常在自家照料几颗沙果和柿树,分出些田亩种菽豆,这些东西都是南货行爱收的,价格也一直不错,所以这些年这处交道的小酒肆也活跃起来,总有散商途径到霞永县下几个乡里来做生意,大家的日子比从前也好了许多,虽说还是看天吃饭,但家中有余粮的,一年年景不好,也不会挨饿受冻了。”

孔宵明想了想,又补充道:“也是如今村民多少都能识文断字些简单的文书,来了客商好自己商谈价格,不至于被蒙混过去吃哑巴亏,有些还能和客商写长期收货的文书,自己验明自己签押。有了闲钱,好多人也得了识字的好处,于是现下几户人家都给孩子送去县学读书。”

刘煦听完十分感慨,不等他说话,一旁听到的乡民便接上话:“次官道修完娃儿上学也快了好多。去个集市也好,就算和客商没谈好价,咱们乡里自己用驴车拉着去县上卖,也不吃亏。”

卓思衡心道,次官道花了国库三分之一的银子,好在给百姓带来的便利与国家后续的收入足够,不然怕是力主此事的自己就难辞其咎了。

次官道不同于只连同各大州府与郡望的官道,是次一级自郡望往下的朝廷官道,不设官驿,却能让原本只能走独轮车的田间地头走马通牛、驷车可行,虽然官府的利用率低于官道,但令百姓大为便捷。起初朝堂反对的人极多,卓思衡也未用强硬手段,只在丰州试行修筑次官道,两年过后,临近几州的知州便都亲自到帝京求请修筑,他们都看到了丰州因次官道铺设带来的富足和便利,于是卓思衡发下官府令文,朝廷不会强制各地征发当年徭役占用配额来铺设,但如若有州府想试行,可以申请。

三年后,次官道就铺便了除去羁縻州以外的所有州郡。

刘煦听着百姓讲这些年仁政的惠及,心中大为安慰,慈爱的看着也在认真听的女儿,无限希冀尽在眼底。

这时,方家的老板娘自酒窖里拎着两坛陈酿上来,看见孔宵明立即扬声道:“是孔大人来了!”

“是啊,我带了贵客来,方姐姐,给我点薄面,这次酒里可不行掺水了。”孔宵明笑道。

“哪八百年的事儿了,咱这现在都是粮食酿的好酒!”方老板娘虽是十年已老了不少,可却已然爽利如昨,记性也不错,笑着说完便看见了卓思衡,只端详两眼立即认出来道,“孔大人,这是不是曾经跟你来过那位俊俏老板,姓……姓卓?诶唷!这些年不见,卓老板怎么还是这样有身板的样子,给咱们县上的俊后生都比下去了!”

“哎你就记得路过的俊小伙记得清楚,快给咱们倒酒!”一旁的乡民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