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3页)

其二,让长公主站出来主持大局,太子护送圣驾救治;以长公主心性与能力定然能迅速冷静稳住局面,如果皇帝没有生命危险,这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今后会对长公主的权力与太子的储君地位都得到双重保障,但如果皇帝出事……这或许反而成为混乱的始源;

他该怎么做?

这是卓思衡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抉择,仿佛是殊死一搏的赌徒,只有一个机会,而命运到底如何选择,连他也无法未卜先知。

但他没有时间斟酌,必须做出选择了,再拖下去,任何一个都会变成错误答案。

卓思衡深吸一口气,朝前一步,在皇帝瘫软的身体前蹲下。

“殿下,请您主持大局。”

他看着哭泣慌乱的长公主,一字一顿说道。

仿佛是有人在嘈杂的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听到这句话,长公主自关心则乱的混沌中忽得清明,却又看着眼前面目坚毅沉着的年轻官吏再次愣住了。

“殿下!没有时间了!”卓思衡大声道,“圣上遇刺消息会很快传至帝京乃至四方,臣不知这之后会发生什么,但臣可以肯定,天下若乱,必自此始!决不能放任事态发展!臣会同您一道面对眼前的艰困,但请您务必立即站出来主持大局……至少,先稳住近前之人。”

长公主下意识点点头,可点过头后,她自己仿佛也对自己的这份听之任之感到了意外。

没有时间再思考了,她在卓思衡的搀扶下站起身,深吸一口气,仿佛终于握住了想要握住的镇定,眼中的彷徨痛苦被冷酷压下。

长公主冷静后做得第一件事是先转头对罗贵妃说道:“将孩子们和后妃都安置在高台的屏屋后,暂且与这边隔开……”

见长公主已开始发挥作用,卓思衡立刻准备进行下一步计划。

高永清忽然拉住了他:“大哥,刺客交给我,不能让她在这里。”

这正是卓思衡此时所想,他点头道:“好,你带她去行宫偏僻屋子里,我会让虞雍找人护卫你们,但一定切忌,不许她和任何人交谈,也不许她自戕,将她关押后你不可以审问,除非……”

卓思衡没有说出皇帝驾崩四个字,但高永清已了然于胸道:“我明白!”

“看住她,直到皇帝醒来亲自提审,若有人找你要人,无论以谁的名义,决不可信!必要的时候即便武力抵抗也在所不惜!”卓思衡用自己能用出的最大力气握住他的手道,“贤弟……保重。”

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可放眼望去,卓思衡唯一能够信任的人也只有高永清了。

高永清重重点头。

卓思衡当即转头对虞雍道:“将刺客交给高大人,派人押送,这些人务必令他们只听高大人的命令,这是非常之时,没有余地可讲。”

虞雍并非不能看清时局之人,他已然明了卓思衡的用意,二话不再多说,将刺客捆绑塞口,交给几个点名出来的得力强干禁军,吩咐这些人跟着高永清押人离开。

“你在这里控制局势,我必须到外围调遣人马将行宫重重围住。”虞雍脱手了刺客后也有自己的计划。

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虞雍留在这里维持秩序,那高台之下还有满朝文武的家眷和一些散官勋贵在各自处用膳,他们不知道高台情况,若以讹传讹制造混乱,只怕行宫就要陷入不可收拾之态,此时需要禁军的指挥使出面。

“我留在这里,你给我留几十个足够看守住此台之人,再派人护送帝后去到最近宫室方便太医救治,其余人等你一律带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行宫态势,尤其是不许人出入。”卓思衡飞快说道。

“人我可以给你,但你行么?”虞雍始终不愿意相信文臣会有如此魄力。

而卓思衡只是平静得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管好你自己。”

他这样强横没有半点文臣之气,反倒让虞雍放心,当下也不再多言,先吩咐人护送帝后,而后点足五十人留给卓思衡,自己最后再带其余人动身离去。

他们都知道,如果皇帝这时候出事,天下若大乱,自己的什么宏愿抱负只怕都要化作百姓挣扎的苦痛和哀鸣,本可以创造的治世也将不复存在。

哪怕拥有太子可以继位,但权力的更迭哪是如此简单便可平滑过度?若有人存心大做文章,以太子当下的处境和从未染指过的中央权力,他根本无力抗拒。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卓思衡和虞雍此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稳住,决不能乱!

“你们去将这个台子给我围住,除了护送帝后的人,其余一概不许放人出入,若有人违抗,便是与今日刺客的同党同谋之罪,你们听清楚了么?”卓思衡声音不大声调却冷冽十足,禁军皆是屏息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