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更合一(第2/6页)

艾拉不会拒绝这种事,在她决定考虑和鲁西斯进一步发展时,这些就是不可避免了,而鲁西斯越是愿意带她出席一些特殊场合,也越是证明他对自己的看重。

“我需要准备些什么?”

“不用你准备,我会让人给你准备一套沙迪亚的传统服饰,到时候你穿着在民众面前露个脸就行了。”

明白,她只要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就是了吧。

虽然她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让人准备衣服,她自己的衣柜里不就有很多沙迪亚的传统服饰吗?

但她的衣服本来都是侍女准备的,她自己本身对沙迪亚的一些习俗也不了解,估计是里面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习俗方面的原因吧。

艾拉的注意力只在服装上停留了一下,就转移到了军队回归这件事上,她有点疑惑道:“军队是回波伊曼吧?我们是要提前回去?”

军队回归,应该是要回首都的吧。

“不,他们会来塔尼斯。”鲁西斯表示,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国家中心,军队自然就会来哪里。

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

“泊西布森也会和他们一起回来,等庆功宴结束,就直接开庭审判。”

沙迪亚的律法是由法院负责的,不同阶层有不同阶层的法庭,但所有和国王有关的罪行,不管大小,都是由最高法庭的**官来审判。

值得一提的是,沙迪亚的最高法庭**官一直都是由国王本人担任,也就是说,在鲁西斯认定泊西布森有罪的情况下,虽然泊西布森还没接受审判,但他的命运显然已经注定了。

这个话题很快就过去了,鲁西斯话锋一转,说到了种地上。

在这方面艾拉就有很多话要说,她早就想和鲁西斯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了。

只听她吐槽道:“你们现在的种植模式实在是太浪费了。”

“明明以沙迪亚的气候和环境,种植小麦可以做到一年两季甚至三季,但你们却让那么多的土地闲置起来,甚至连一季都不去种。”

鲁西斯心中一动,他提醒道:“我们并没有闲置土地,沙迪亚的土地每年都会被河水淹没这点你也是知道的,而且我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地方的小麦是一年两季的。”

艾拉摇摇头:“虽然河水泛滥会淹没很多土地,但同样还有很多土地没有被淹没,这些土地完全可以开垦成田地,而不是任由它们荒废在那,你们甚至不会用它们来放牧家畜,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沙迪亚虽然是游牧民族起家,但现如今各地的畜牧也基本以圈养为主,少有放牧的,这也是因为野外过于危险,让牛羊离开圈养的牧场,很容易被野兽袭击,而牧场的选址也很重要,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原因,基本都比较靠近城镇,并不是哪里都能建牧场,所以很多土地都是处于荒废状态。

鲁西斯却觉得她有点异想天开:“以前也有人试过,但那些没有被河水淹没的土地要开垦成田地很费力,最后却种不出多少粮食,甚至连基本的地税都不够交的,所以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去开荒了。”

“那只是你们不会种而已。”

对于沙迪亚那过于粗暴的种植方式,艾拉已经不知道吐槽多少次了,就他们那种种植方式,没有茵鲁拉河,整个国家的人都得饿死。

“种植是一门很深奥的技术,不能一味依赖环境的。”

她直接告诉鲁西斯一串数据:“今年皇家的土地小麦产量差不多是1斯哈特产5袋半小麦,这个产量你觉得如何?”

鲁西斯对这方面很了解,直接回答道:“算是丰收了,往年还要比这个数字低一些。”

“但就我所知,只要精心照顾,小麦的产量可以达到1斯哈特差不多7袋到10袋的小麦,最好的田地甚至能有更多。”

一袋小麦的重量大概在60公斤左右,换算成亩产,沙迪亚的土地产量差不多是每四亩地大约能有320公斤的小麦产出,平均亩产80公斤。

而艾拉所说的数据相当于平均亩产100公斤到150公斤,这是华夏建国前能达到的亩产,而实际上到了二十一世纪,麦子的亩产平均已经达到了250公斤到450公斤之间,甚至有许多高产品种在精心照顾下能达到最高亩产900公斤的可怕数据。

当然,没有现代的那些科学技术和优良种子,想要达到二十一世纪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艾拉觉得,以沙迪亚这种优渥的环境条件,这里的亩产怎么也应该要达到华夏古代时丰收的水平——一百到两百公斤的数字吧,可惜他们连最低水平都没有达到,现在亩产80公斤的数字说出来都对不起茵鲁拉河这么多年对这片土地的滋润。

虽然艾拉没有说出她所知道的现代亩产数字,但现在她所说出来的数字,也足够让见多识广的鲁西斯感到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