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6页)

公孙夏也注意到了这点,赞道:“这个修路的工具不错,推广开来,建房造屋平整土地都可用得上。不过这是谁在修路,也是于大人弄的吗?他们连州这又是开荒种甘蔗又是修路的,可以呀!”

都要把他这个老家伙给比下去了。

不行,回了高州,他也得好好想办法,将百姓发动组织起来,开荒扩地,增加高州的土地。

徐云川虽说有些心灰意冷的,可到底做了多年地方官员,看到这欣欣向荣的一幕幕,心里欣慰,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几分:“南越也不错。”

官员踏实肯干,百姓勤劳质朴。

这话说得公孙夏压力更大了,他才来高州没几个月,前面那段时间心情比较沮丧,也没来得及做什么,高州现在还是老样子。若是没有连州做对比就算了,但现在,自己老友去了肯定要失望。

再往前,他们还看到了一头耕牛在路边犁地。准确地说,是在挖土,因为犁翻过的土都被那些汉子拿着箩筐挑了过来铺路,这可比人去旁边挖地轻松又快多了。

“他们可真会用法子,这得省不少事。”公孙夏也来了兴致,干脆让人停下了马车,准备去取取经,因为他发现这支修路的队伍里面有很多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小窍门。

很快前面的马车发现他们没跟上,速度也跟着慢了下来,最后于子林跳下了马车,让车夫先将车子赶到前面,自己则带了个随从跑到公孙夏和徐云川旁边。

“公孙大人,徐大人,你们怎么提前下马车了?”

公孙夏摆了摆手,饶有兴致地看着修路的百姓:“我瞅瞅,不急。”

徐云川则问:“于大人,这是府衙组织的修路,还是百姓组织的?”

他怎么看都有点不像,因为说是同一个村的吧,这些人的口音不同,说是官府组织的吧,也没个官府的人。

于子林说:“都不是,至于是谁组织的修路,两位大人傍晚便知道了,时间不早了,咱们先赶路吧,不然今天到不了。”

听他这么说,公孙夏和徐云川只得继续上路。

路上两人都被于子林搞的这一出出勾起了浓厚的兴趣,对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更好奇了。

直到太阳西斜,霞光万丈,荒凉的景色终于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茂密的甘蔗林,不断地向前延伸,仿佛看不到尽头。

“这么多甘蔗?谁种的?”

公孙夏和徐云川同时浮出了这个疑问。

这地方如此荒凉偏僻,周遭二三十里内都找不到一户人烟,突然出现这么大片的甘蔗林太奇怪了。

可能回答他们的人在故弄玄虚。

又走了两刻钟,甘蔗林终于逐渐消失,前面先是出现了一片油菜地,再往前是一大片房子,炊烟袅袅,鸡鸟犬吠,宛如一座突然出现的世外桃源。

“这是什么地方?”徐云川问公孙夏。

公孙夏也很茫然:“不知道,舆图上没有。”

凡是州县,还有一些比较大的镇子,或是出名的地方,舆图上都有标注。这地方距高州不远,应该处于高州和连州的交界处,公孙夏确定自己没见过。

很快,前面的车子停了下来。

于子林走过来邀请他们:“两位大人,咱们走进去瞧瞧?”

公孙夏和徐云川都想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没有拒绝:“好。”

三人只带了随从,马车留在了镇子外。

很快,他们就进入了镇子。

一踏进去,公孙夏与徐云川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这镇子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人也很多。在南越这种地方,规模已经堪比一个县城了。

再看房屋,排列井然有序,而且似乎还修了地下的排水系统。而地面铺的是青石板和一些自己烧制的土砖,虽没法跟京城和松州这样富裕的地方相比,可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已是相当不错了。

再瞧镇子上的居民,不说一个个红光满面吧,但精神大部分都很不错,脸上挂着笑容,面黄饥饿的几乎没有,说明他们生活过得还不错。

而且他们还发现一个事,这里婴幼儿和孕妇都特别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有些还不止一个两个。

就在几人目不暇接之时,忽地几个穿着统一的黑红色衣服,衣服后背上还印了个“镖”字的壮硕男人凑了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公孙夏和徐云川吓了一跳,以为遇到了打劫的。

于子林也觉得有些莫名,赶紧上前拦住这几人:“你们干什么?”

为首那男人怀疑地打量着他们:“我倒要问问你们是干什么的?镇子上没见过你们,你们从哪里来的,要做什么?”

几个月没来,平王殿下到底又搞出了什么呀。

于子林赶紧自报家门:“我是连州知府于子林,来见你家主人,还不快去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