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毕业大戏:《大唐·凌波起舞》

选剧目真的是一个大难题。在被连续毙掉几个选材后, 陈明珠郁闷不已,有次忽然回想起自己在北华歌舞团创作《霓裳羽衣舞》时,曾经看过的一点儿东西。

于是火速去图书馆里查阅各种书籍资料, 一边翻阅一边郁闷现在没有互联网,没有搜索引擎……要不然那效率哗哗的。

江婷像个小秘, 帮她一起查找,听了她的想法后, 若有所思地问:“谢阿蛮?这个人听起来很熟悉啊。”

“跳凌波舞的, 上课的时候老师有提过一次。”

“没印象了,估计我没听进去。”

找资料的过程如同大海捞针, 江婷说:“要不然,咱们也跳《霓裳羽衣舞》得了呗, 反正都是唐代的,也和杨贵妃有关。”

“但是《霓裳羽衣舞》前几届跳过了,班主任不让重复。”

“万一找不着资料……”

“肯定能找到的!”

终于, 工夫不负有心人, 陈明珠备齐了资料。开会讨论时,她说道:“这次我们跳谢阿蛮的《凌波舞》?”

“《凌波舞》?”有人问, “怎么听起来像洛神跳的。”

“不是洛神跳的,《洛神赋》在魏晋, 《凌波舞》在唐朝。”

孟雨欣反应了过来,“谢阿蛮就是唐代很会跳舞的那个?”

陈明珠忙不迭点头:“正是。”

一提起唐代知名的舞, 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就想到《霓裳羽衣舞》, 但是《凌波舞》也非常有名。

据史料记载,擅长作曲的唐玄宗在洛阳的时候梦见凌波池中的龙女, 便请求龙女赐自己一曲, 醒来后, 唐玄宗根据灵感创作了《凌波曲》,并且让乐工进行排练。

后来著名的教坊舞伎谢阿蛮根据音乐,创作了《凌波舞》,她扮演的就是凌波池中的龙女,在波涛起伏的水面上翩翩起舞。由于舞技出色,她时常入宫表演。

据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最隆重的一次是在清元小殿表演,当时唐玄宗亲自打羯鼓,杨贵妃弹琵琶,宁王李宪吹玉笛,李龟年吹筚篥,马仙期击方响,张野狐弹箜篌、贺怀智拍板……在皇帝、宠妃、王爷和一众乐工大佬的伴奏下,谢阿蛮独领风骚,献舞于众人。

表演完毕之后,杨贵妃还从自己的手臂上褪下了红粟玉臂支(臂环),赐给了谢阿蛮。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谢阿蛮流落到了民间,战乱结束后,谢阿蛮入宫重见唐玄宗,只是这时候,杨贵妃已经离开一年,伶人也四处分散,谢阿蛮再次跳起《凌波舞》,不免感怀……

资料给大家传阅完毕,众人全都拍案叫好。

这个故事改成舞剧,有主演,有配角,有伴舞,并且有女角也有男角……场景变换,丰富多元,加之本身这支舞就很灵……于是大家都兴奋了起来。

“这个好!就它了!”

“只是,我还没有跟顾老师说。”陈明珠有些犹疑,“还有,如果改编起来,一些布景、道具、服饰,也需要花心思……”

“这些都是小事吧,不能用国家舞剧院的水准来要求。”班长说,“我们降低一点水准,不然也太为难我们了。”

“也对。那我先拿给老师过过目,没问题的话,我们就开始改编。”陈明珠道。

……

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江婷等人问:“情况怎么样了?”

陈明珠先是故意叹了口气,江婷急性子问:“你别光叹气啊,老师怎么说?”

“老师只说了三个字。”

“什么?”

“她说‘做好来’!”

简洁有力的话语,让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并且充满了信心,江婷还打了她一下:“你卖什么关子啊,急死个人!”

搞定剧目,接下来要进行剧本编创,寻找配乐,编舞等一系列更繁琐的工作。

音乐这方面,陈明珠比较苦手,但是班里有个男生对音乐比较有研究,并且在音乐学院有同学,他说他来负责这块,实在不行,筹点钱请音乐学院的同学吃饭,录一版新的古典配乐。

因此在进行剧本编创的同时,也要同时标注哪一段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届时舞蹈动作会根据音乐节奏鼓点来设计落实……

陈明珠跟几个同学一起创作剧本,决定还是按照经典的四幕场景来创作。

并且经过反复的讨论,确定了剧目名字:《大唐·凌波起舞》

第一幕(起因):唐玄宗梦到龙女,创作《凌波曲》。

第二幕(推进):教坊群舞,引出谢阿蛮根据《凌波曲》练舞。

第三幕(高.潮):谢阿蛮献跳《凌波舞》,众人伴奏、合舞。

第四幕(结尾):安史之乱,杨贵妃离去,转场后谢阿蛮再跳《凌波舞》。

故事有起、承、转、合,有不可思议的开场,有美不胜收的高.潮……这是故事,却也是历史真实的变迁,比纯虚构出来的更加波折,让人心潮激动,最后又充满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