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晚安(第2/3页)

“军总院研究所?”顾翌安挑了下眉。

“是,我已经让他们连夜送过去了,但估计也没那么快能出结果。”

“病人情况现在怎么样?”顾翌安于是又问。

“不太好,颅压一直在往上升,只能输点甘露醇。”

停顿片刻,俞锐无力地叹了口气:“翌哥,如果真如我们猜测的那样...那小女孩实在太可惜了...”

针对这类病患,国内目前是没什么治疗方案的。

美国那边倒是有一些更为有效的抗炎和抗感染的药,但未被正式引进的药物,国内任何公立或私立医院都是不能用于临床治疗的。

顾翌安捏了捏眉心,最后说:“先抗感染吧,基因检测这边,我帮你去催一下。”

话音落下的同时,落地窗外霓虹闪烁,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正好有辆货船经过,连续发出悠长而空灵的汽笛声。

听到这声音,俞锐明显地怔了怔:“你在军医大?”

顾翌安抬起头,往窗外掠去一眼,低声回:“嗯,刚好过来这边处理点事情。”

到这时,俞锐才发现顾翌安嗓子带着沙哑。

他握着手机,拇指来回刮蹭着背面,过了好一会儿才又叫了声:“翌哥...”

“嗯?”回应的尾音是往上扬的,在寂静无人的深夜里,只这淡淡一个字,便能勾得人耳朵发痒。

俞锐在电话那头不自觉抿了抿唇,然后问:“你的手好些了吗?”

“好多了。”顾翌安低声回他。

时间实在太晚了,俞锐也不想耽误他休息,便又说了句:“那你早点休息,别忙太晚。”

“好。”顾翌安简洁地应了声。

他以为对面不会再说什么了,拿起手机正要挂断电话,却没想到俞锐又补了句:“晚安,翌哥。”

于是,拇指刹停在半空,顾翌安怔愣好几秒,直到那头按断通讯,屏幕“嘀”地一声,切换回聊天界面。

也许是这声“晚安”让之前的疲劳一扫而空,顾翌安阖上电脑从沙发上起身,单手插兜立在落地窗前,看了会儿外面的夜景。

没过多久,他转身回来,再次拿起手机。

电话接通后,他问:“你们在哪儿吃夜宵?”

手机那头闹哄哄的,曹俊正被火锅辣得眼泪汪汪,接通前都没看清来电显示,听到顾翌安的声音才反应过来,匆忙报出一个地址。

“你不是不来吗?”他接着又道,“太辣了,你要是不能吃辣就别来了,我都受不住。”

顾翌安已经走到门口,将房卡取下拿在手里:“我不吃夜宵,我去找王主任聊点正事。”

开一天会还没开够,半夜还得吃着火锅聊正事儿。

曹俊挂完电话,边拿起纸巾鼻涕和汗一把擦,边还忍不住吐槽,果然是断情绝爱的工作狂。

不仅如此,工作狂熬了整个通宵将手头事情全部搞定,第二天上午盯着实验室出完结果,跟着就一张机票直飞藏区某地。

去之前也没提前跟谁招呼,带着满身疲惫,风尘仆仆就到了。

他到的时候,俞锐和诺布都在手术室。

只不过结果出来的时候,军总院那边还是提前打了个电话通知他们。

听说有位专家教授会带着报告亲自过来,藏区医院的桑吉老院长特意迎到门口,却没想到来人竟会如此年轻。

“你是?”顾翌安从车上下来,桑吉就一直看着他,总觉得面熟,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对方叫什么。

长腿两步迈过去,顾翌安握住老人布满皱纹和白斑的手,主动打起招呼:“我是翌安,好久不见了,桑吉院长。”

“翌安?”桑吉院长顿时睁大眼睛,笑出一脸的皱褶,“哦,对对对,翌安,你是翌安,我就说嘛,来我们这儿的帅小伙可不多。”

“你啊,实在是太久没来了,我都没想起来,”桑吉院长把人拉开,从上到下仔细打量着,“来,让我好好看看,这么多年没见,模样倒是没怎么变,越来越精神了。”

顾翌安笑笑,回道:“我看您也一样,身子骨看起来还跟以前一样硬朗。”

桑吉老院长早已年过古稀。

他是传统藏医出身,却又不肯局限在藏医传统的治疗手段上。

尤其是刚出任院长,还踌躇满志的时候,他恰好遇上顾景芝最后一次带队医大八院到本地医援。

俩人一见如故很是投缘,当晚就在牧区一顶破旧的帐篷里,坐着小马扎,守着那点微弱的烛光促膝深谈。

也是自那夜之后,桑吉院长便下定决心要对藏区医院进行彻底的改革。

可以说,藏区医院之所以能从传统的藏医医院,到如今成为当地最有名望的藏西医结合型医院,皆是桑吉老院长三十多年雷厉风行,力排众议坚持下来的结果。

与此同时,不管是对顾景芝,还是对医大八院,桑吉老院长始终都是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