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神外一刀(第2/3页)

说完长臂一挥,抬脚就走。

“好咧,俞哥。”侯亮亮抱着病历夹追到门口,最后目送他转进拐角消失在走廊尽头。

------

北城的六月,暑气正盛。

医院出来,俞锐随手招来一辆出租,车里温度打得很低,车门刚拉一半冷气就糊了他一脸。

“师傅,麻烦去杏林苑。”俞锐坐到后排报出目的地。司机透过后视镜看他两眼,随即方向盘往左挂了个弯。

之后俞锐再没说话,低着头处理手机上积压满屏的信息。

划到最后,是沈梅英发来的语音。

俞锐点开语音条,传来的却是老院长中气十足又带着明显不悦的声音:你妈问你,什么时候回家吃饭?

俞锐怔了一下,顿时乐了。

他爸也真是够可爱的,每次叫他回家都打着他老妈的旗号,这回干脆连自己的微信都不用了。

算算时间,的确有一阵没回去了,刚好明天休班,于是俞锐发给他爸:明天就回。

杏林苑严格来说离他父母那儿不算远,走路也就二十多分钟。只是他工作太忙,周末都少有休息的时候,更别说平时上班了。

司机来回来去地瞅他,最后还是没忍住问:“你是医大的学生?”

“不是。”俞锐按掉手机屏幕笑笑说,“我都毕业好多年了。”

“不太像。”司机有些惊讶,又看他两眼,“你这模样,看着顶天也就二十五六。”

二十五六?他都快三十二了。

俞锐没再说话,转头看向窗外热闹的大学小吃街。

“你要去的是东院旁边那个杏林苑是吧?”都快到地方了,司机还在跟他确认。

俞锐‘嗯’了声,说就是那个。

东院是八院的老院区,杏林苑是八院自建的家属楼。这一片是大学城,医大省大还有理工大都在附近。

俞锐大三就搬进了杏林苑,那会儿西院还没建好,住这儿很方便。

现在不行了,西院和这边隔着二十多公里,新城区到老城区路又是最堵的,俞锐却一点没有要搬的意思,宁愿路上来回来去地折腾,每天还得早起大半个小时。

跟有病似的。

所以不怪司机多嘴,大晚上从八院门口拉个人,绕半天又去了另头的八院,十回有八回司机都会多问他两句。

晚上十点刚过,正好赶上晚自习下课,大学城里摆摊的小商贩和出来吃夜宵的学生把两条路堵得水泄不通。

俞锐拍拍前方座椅靠背,示意司机停在路口,自己走回去。

杏林苑在医大南门正对面,楼龄虽老,位置却清幽安静。

俞锐住在六楼顶层,独门独户独享一片大露台,唯一缺点就是得爬梯上楼。

熬了两天没睡觉,倦意在推门进屋那一刻席卷全身,俞锐打着哈欠往里走,洗漱换衣全程都在打瞌睡,躺到床上几乎沾枕就睡。

这一觉睡得很沉,以至于床头手机都响完两遍了,俞锐才跟梦游似的接起来。

“俞哥,701高速车祸,一辆大巴和一辆重卡相撞,车上有三十多个人受伤,救护车刚到院里。”

电话是侯亮亮打的。

他话还没说完,俞锐就已经醒透了,边穿衣服边说:“通知休班的医生回医院,我马上过去。”

------

凌晨四点,急诊大厅忙得人仰马翻,救护车一辆接一辆拉着人往八院送。纵然八院离得不算远,路上还是有两名患者出现休克,送来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

俞锐赶到时,走廊里挤满了人,去世病人家属瘫坐在地上,吵闹声和哭喊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大锅烩。

休班医生全都被叫了回来,俞锐换好衣服出来,科室副主任陈放也已经到了。两人连说句话的功夫都没有,戴着口罩点了点头,算是打了声招呼。

俞锐接手的手术是最棘手的。

穿透性颅脑损伤,患者是那位大巴车司机。

意外发生前,司机凭借最后一丝理智将方向盘往右打,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同时也把最危险的方向留给了自己。

病人送来时整个面部血肉模糊,额头至头顶插满了玻璃碎片,其中一块自左眼眶刺入,深度暂时看不出,但看过的人无不倒抽一口冷气。

俞锐来的路上已经把先出的报告看完了,另外又通知急诊临时追加了全脑血管造影。护士那边也在联系家属签字,造影术后立刻送往手术室。

侯亮亮拿着报告过来手都是抖的,这种程度的脑外伤,他根本就没见过。眉骨那块玻璃碎片深度长达13cm,直接戳进了大脑后动脉。

“俞哥...这人还能救回来吗?”侯亮亮有些打蔫儿。

俞锐正对着光看加强核磁报告,没功夫注意他的心情:“现在一切都还说不好。”

在八院实习不过半年,侯亮亮此刻心情有些复杂。

他说起刚在外面听到的一些情况:“听说是对面的货车酒驾超速,如果不是他及时调转车头,估计整辆大巴都能被撞翻到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