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2/3页)

到目前为止,何匡晟都单纯地以为,池依依只是想用假报警的方式,给李英奇一个教训。

直到第二天,铺天盖地的报纸、舆论登场,他才发现池依依的用意根本不是单纯教训人,而是切切实实地为阿香着想,如同那句“你现在可以离婚了。”一样。

第二天一早,窗外就传来报童的叫卖声。

“士娼情人被举报,姘头犹抱原配手帕半遮面。”

池依依/何匡晟/阿香:???

什么东西!

何匡晟立刻叫住了楼下报童,让他送一份晶报上门。小报童还用神神叨叨的语气低声道:“放心吧何先生,恶俗小报脏不了您的名声。上面指名道姓说了是李生和胡氏呢,”

连不识字的报童也知道报道上的两位当事人是谁,可想而知外头的舆论有多夸张。

何匡晟将报童打发走后,三人聚在一起阅读报纸,阿香读不懂繁体字,池依依看得吃力,好在这家报社竟然大方地给这则新闻配上图片,就算不懂字也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只见偌大的版面上,□□半身的李英奇像罪犯一样被拉走,胡小姐用一张刺绣手帕挡脸,看不到长相只能看见帕面上的桂花。

再联想报童的叫卖声——士娼情人被举报,姘头犹抱原配手帕半遮面。

不是当事人,都觉得丢脸丢死人了!

阿香怯怯地说:“我都没认出来这是我的手帕,小报记者怎么知道的?”

“因为桂花。”

相比胡佳也郁闷,她随手拿了一张手帕挡脸,竟然拿了原配的手帕!还不如不要挡脸呢,白白送给小报编辑一个有噱头的标题!

这倒是超出池依依的计划了。

她本来只想戳穿李英奇和胡佳婚内出轨的事情,再在小报上将其重新定义为聚众那啥,没想到胡佳拿了阿香的手帕挡脸,还被小报编辑发现、点出来了。

有了这张手帕,竟然更方便将这件事聚焦在三人关系身上了。意外收获!

何匡晟一边忍笑,一边将报道念给池依依等人听,三人都被小报的浮夸风格惊到了。

明明这是一场池依依故意引导的假报警,放在小报里,编辑竟然还煞有其事地编造事实。

——李生虽已有妻室,却依旧拜倒容貌俊俏的胡氏石榴裙底下。

两人于夜深人静,月朗风清之时,枉顾人伦聚于发妻家中,趁发妻不在家,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

动静之大,邻里尽厌,遂报警。

明明两人只是在家里讨论如何休掉妻子,于小报编辑口中,竟然变成了他俩在颠鸾倒凤。

光听前半截,池依依就没忍住,当场笑出声来。

她用指尖轻轻抹掉眼角泪花,笑得断续。

民国笔杆子能杀死人——这句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譬如几年后的女星阮玲玉,就是因为拍摄揭露小报丑恶嘴脸的电影,得罪上海所有小报报馆,被极力宣传丑闻和黑料,从此一代美人留下“人言可畏、男人可恶”的遗言,吞安眠药香消玉损。

即使民国思潮再前卫,有些传统的东西一时间还是难以改变的。

譬如对女人的禁锢,譬如对两性的认知。

而这却是池依依的解决办法,用魔法对付魔法——阿香想在保全嫁妆的同时和李生离婚,外人却不站在旧式妇女这边,那他们就把李生的名声搞臭。

当下法庭的审判长大多是洋人,基于人道原则,阿香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笑够了,该讲正事了。

池依依戳了戳何匡晟,何匡晟立马沉思,开始出主意。

“现在法院也管风化案,阿香只要拿着这份报道,以受害者的身份状告报馆,不,不对,我们根本不需要状告报馆,只需要状告李英奇即可。”

池依依:“对对对!”

何匡晟顿了顿,又说:“我们利用风化案直接要求法院判离婚,想必李英奇呆在监狱里,也没办法先法院一步无休妻。”

池依依:“对对对!”

何匡晟:“…”

怎么感觉自家妻子一会儿聪明一会儿傻?可是能达到这种效果,总不能是误打误撞吧!何匡晟对池依依的潜力抱着十足的信心,浑然不觉这个世间真有误打误撞达成效果的小锦鲤。

*

没有人担保的李英奇被关在长宁道的汇司捕房里,可怜,弱小,还无助。

他环顾四周,光是看到身上这栋多层的灰青色混凝土建筑,铁门铁窗,就感觉冷峻凝重气氛便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脚软。

呆在这里一晚,竟然还顺便拓展了李英奇的视野认知

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进入租界捕房的。

他双手被帮在后面,可怜巴巴地呆在临时监狱里,一双眸子恐慌又无措地往窗外望去。耳边还有嘻嘻哈哈的笑声,是今天早上才被抓进来的二流子,不知为何一看到他就开始笑,笑声惹人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