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6页)

谁都可能占便宜,但嫂子绝对不会吃亏,两年多要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她真是白瞎了自己顺风耳乔小蕊的名号。

如此她也就不发愁了,只靠在苗婉身上眼神亮晶晶的好奇。

“咱们为啥比别人卖的便宜那么多啊?”

“低价那么多,怎么没人找咱们麻烦呢?”

“嫂子你肚子里咋有那么多坏水儿呢?”

“为什么……”

苗婉被乔蕊十万个为什么问得头皮发麻,赶紧往淘淘身边躺,“我累了,先睡一觉,睡醒了再跟你说。”

乔蕊也挤过去,还不肯放弃,“你累哪儿了?嫂子你从一早上起来就没挪窝,又吃又喝的,最多就是动了动嘴。”

苗婉面无表情,“哦,我昨晚上跟你哥玩儿火了,累得干不动活儿。”

乔蕊:“……”听起来是个躲懒的好借口,下回驴蛋他们想逃课的时候,让他们试试。

几百个人陆陆续续进了西宁镇,等到第三天时,前头来西宁镇的还有一部分人没走,加起来都快上千人了。

西宁镇前所未有的热闹,哪怕以前行商还没离开的时候,大冬天冷飕飕的街上也没那么多人。

可现在人一多,好些人家得了房子,还欠着工分,就愿意辛苦点在道两旁支个摊子,卖点小吃食和小手工玩意儿也行啊。

以前冬天不出来是为了猫冬,着实是天儿太冷,衣裳又不够保暖。

现在呢?

用工分换回来的冬衣又暖和又厚实,忙起来脑门儿都能见汗,还得注意着别一冷一热搞病了,根本不怕冷。

可不就热闹起来了嘛。

最热闹的地方还要数聚福客栈和商业街。

大部分人都住在聚福客栈里,连需要加钱才能住的甲字号房都住满了人,客栈里的伙计小娘子还有坡子们都忙得没时间忐忑。

搁在二十多天以前,他们都对房间里的东西大为震撼呢,更别说头一次见的人。

客栈里所有员工都忙得脚不沾地,光跟兴致勃勃的客人解释都说哑了嗓子。

“这是肃容镜,只有甲乙字号房间的肃容镜可以取下来带走,其他房间都是固定的,不送,若是要买,可以去商业街。”

“肥皂和牙刷牙膏都是一天一换,坏了或者用完了可以去商业街买,一天内不会送第二次。”

“为啥丁字号房间内没有拖鞋?因为妥协都是手工纳的鞋底子,布料和棉花也都是最好的,一双就要卖三十文,若是您需要,可以单独买。”

……

也有胡搅蛮缠的客人,一开始伙计们还有点不好意思强硬。

还是张三壮见着,有个身板壮硕的大娘,都快把他们家清秀小伙计怼墙上去了,直接请护卫进来。

“好叫贵客们知道,在客栈内,贵客的合理要求我们会提供服务,若是刁客上门,好走不送,非得让送一程,扔出去摔着哪儿,自个儿找大夫。”

虽然护卫大都是残障将士,但能负责做护卫的,手脚都健全,浑身带着见过血的冷厉劲儿,倒是镇住了不少人。

客栈里忙得不可开交,商业街比客栈大许多,倒是不显得特别忙碌。

主要是商业街广场上的座椅和桌子起了作用,铺子门前的木质沙发也让人新奇,都乐意仰躺着坐在那儿等。

至于铺子里面,很多人都知道琉璃价贵,万一碰碎了赔得起的也得心疼,都会下意识轻手轻脚些。

可抢东西的热情还是在的,尤其是某些‘百姓’和行商们,抢到就是赚,转手一卖甚至可能比眼下商户们赚的还多。

大多数商铺都还在试营业,价格不算太高,还有白银券可以抵消,对百姓们来说可能还得算计着卖,对这部分人来说,跟白送都差不多了。

比如说白玉龙膏,在乌氏胭脂铺也卖五两银子一罐,如今在西宁镇,写着千金楼出品的白玉龙膏也只要三两银子一罐。

有行商还嫌不够,“不是买二十送一吗?我买两百罐,你们送我十罐子啊!”

伙计笑眯眯回答他,“实在是对不住,咱们小本买卖只零着卖,多少都是一个价儿,等结束试营业就是五两银子一罐了。

若是贵客要做大宗买卖,不如去后头的商业街接待处谈,到时候您想买多少买多少,他们货多。”

行商跟某个穿得破旧的‘百姓’对视一眼,笑呵呵去了接待处,也就是最后面大多数店铺还未曾开张的中间一排商铺中,最中间的三层铺子。

牌匾做得非常气派,上头一行大字是熟悉的千金楼三字,下面还有一行字——西宁镇商业街接待处。

行商点头,千金楼还在就行,千金一诺嘛,若是乔家不认账,传出去往后西宁镇也别想做买卖了。

一进门就有人迎上来,“敢问贵客想要咨询什么买卖,吃食在一楼,其他物什在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