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4页)

“这是说啥呢?”耿氏没听明白。

这几天她忙着盯街坊邻居家几个娘子给家里众人做厚棉被和褥子,家里人越来越多,眼瞅着阮家的人也快到了,被褥实在是不够用。

若是不看着点,那些娘子少不得得抠搜些棉花去,多给点工钱行,但棉被必须得暖和。

所以她也不知道苗婉这两天又教了孙女啥话。

苗婉噘嘴,“哪儿是我教的呀,就前几日那些人来了,不是一口一个阿婉叫着,这小家伙学会了,又叫不清楚。”

哇就是婉,粗就是出,小家伙上辈子大概是说粤语的。

耿氏哭笑不得瞪儿媳妇一眼,“你不诱惑她出门,她怎么知道要出去?”

苗婉摸摸鼻子,她是打算出去,但是要等中午再出去。

淘淘见她在那里挑衣裳,里面有耿氏给她做的棉大氅,这就知道她要出门了,死活非要往门口跑。

“行了,我看着她,你去忙你的。”耿氏准备给淘淘拿点银耳羹喝,挑着汤汁里面放上甜菜糖,甜滋滋的,小家伙特别喜欢。

她就是知道今天聚福食肆要上拨霞供,苗婉肯定要过去,才回来看孙女的。

千金楼月初又上了芙蓉系列的妆粉和胭脂,就是原先研究剩下的两种不同质地之一,能用到月底,再换其他化妆品上新就来得及。

张三壮见千金楼还是日进斗金,根本就坐不住,天天往二嫂娘家去催那拨霞供的锅子。

终于在昨天杨家给运到了聚福食肆,他一天都等不及,今儿个就要从烧烤换成拨霞供。

苗婉从杨家定了三种铜锅,都是老北京那种中间放炭火,尖角出烟,中间围着汤的样式。

中间那一圈盛汤的地方分别做成了单种汤料,鸳鸯锅和三种汤料的模样,最后一种做得大了些,适合人多的情况下给客人用。

她算着聚福食肆那边,感觉差不多是张三壮安排的人送金刀的时候了,这才带上帷帽,穿上大氅,跟耿叔一起往聚福食肆去。

到了条街,她拦着耿叔,“耿叔,咱们今天去前门,过了食肆不是有个拐角,你把骡车赶到拐角处,咱们先看看再进去。”

耿叔现在已经不用在家做肥皂那些了,专门就给家里人尤其是苗婉赶车,每回都是走后门,今天头回走前面。

他忍不住笑了笑,顺着瓦市坊口过去,拐进了条街,东家这是又要闹腾点事儿了哩。

他也有些好奇,等停下车,俩人一个坐在车辕上,一个偷偷掀开帘子,头往聚福食肆门前瞧。

食肆门口这会儿正热闹呢,有大腹便便富商模样的汉子站在聚福食肆门前,握着孙老火的手。

“孙师傅是吧?原来你就是曾经伺候过前朝圣人的卫家第九代御厨传人卫老先生的关门弟子啊!”

孙老火:“……”娘咧,这人说话不憋得慌吗?他听着都喘不过来气。

但他立刻就打算否认,他师父卫老七就是土生土长的西宁人,还是个乞儿捡来的孩子。

因长了条好舌头,在西平郡的饭馆儿里到处打散工,学会了些菜式。

因一辈子没成亲,遇到了孙老火这个鼻子灵敏的,收了徒为着养老。

卫老七别的毛病没有,就是胆小,一遇到事儿就心悸,所以最远就去过西平郡,这么早没了,是当年西蕃人烧杀抢掠的时候给吓死的。

所以怎么算,他师父都不可能是什么御厨传人,他老人家自个儿都不知道祖宗是谁呢。

但那富商一见孙老火要开口,立刻握住了他的手,“前阵子有人跟我打听一把金刀,那金刀我是从一位行商手里买回来的,那金刀上还刻着卫字呢,再看刀柄上的花纹,正是那御厨家的家徽,我这不就立刻赶了过来,想着跟您买两个食方,好回乡做吃食买卖呐!”

孙老火听得稀里糊涂,但他听明白了,顾不得旁的,立刻问:“金刀?能给我看看吗?”

“那是自然,这金刀您女婿已经付了钱赎回,我私心想着上门拜见求方,您万别怪罪!”富商说完,立刻冲后面挥挥手,“来人呐!上金刀!”

“喏!”六个膘肥体壮的大汉大喝一声,好悬没给瞧热闹的吓一跳,再去看,都是目瞪口呆。

那六个大汉抬着一个剔红菱花的木箱,木箱上面放着金灿灿的盒子,盒子上还铺着红布,红布上搁着浅色木架,木架上才是一柄成人巴掌大的金刀。

众人:也不怕被人偷了去?或者颠哒几下掉咯?

金子软,用来切菜是不可能的,除非是镀金,这柄金刀其实是卫老七给自己留的养老钱,死前才给孙老火的。

孙老火激动地上前,接过刀,发现上面还有师父留下的牙印儿,但是刀上多了个卫字,刀柄换成了新的。

孙老火有点生气,瞪那富商,“这刀上的字儿和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