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第2/2页)

一行四人,简简单单。

进了庐州城,喧嚣声迎面扑来。

坐在马车里的许淙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顿时好奇地探出头去,过了一会儿后他困惑地转头看向许明成。

“爹,他们说的《科举记》是什么啊?”

“我没画过这本画册啊。”

许明成道:“就是你画的那本《许家村二三事》,我让祥云书坊那边把名字改了,《科举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许淙哦了一声,也没在意。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路直到客栈,陆陆续续都能听到有人在议论这本画册,到了客栈之后就更多了,大家纷纷猜测书里的‘许大林’院试到底考了第几,就是一些穿著书生袍的都兴致勃勃。

许淙还是第一次在外面看到有人看自己的画册,觉得有些新奇,又有些高兴,“爹,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买啊?”

许明成没有回答。

跟在后面的许桥笑着解释:“淙哥儿,你爹为了这件事花了好多心思呢。”

“我们先是让祥云书坊的人把《竹精传记》上册合集收到库房里,再从其他地方调来了整整一千册的《科举记》,哦对了,这个名字也是后来改的,为的就是让所有关注院试的人都知道,这本画册讲的是科举。”

“然后再让伙计敲锣打鼓到处喊,这不没几天全城都知道了。”

许淙没听明白,“为什么啊?”

“当然是为了…”许桥话还没说完,就注意到了许明成犀利的眼光,他顿时一凛,打了个哈哈道:“…是为了,是为了卖得更好!”

“对对对,是为了让整个庐州城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本关于科举的画册,如今正好是院试嘛,城里的读书人也多,大家也都感兴趣。”

“是为了卖得更好,卖得更好。”

还能这样?!

许淙还以为自己出的上下合集的主意就很少见了,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无师自通地做起了营销,他看向渣爹的目光顿时就不一样了。

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渣爹!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渣爹这个人嘛,向来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当初都能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出糗的画册往外面卖了,现在做个营销也很正常,毕竟要拿走自己一半的分成呢,画册卖得越多,他就能分得越多。

所以许淙留心了一下那些人讨论的是‘许大林’,但没有把‘许大林’和许淙等同在一起,证明自己后来几本不断把两人分开还是很有效的,于是就把这个事情抛开一边了。

考院试,赚奖金才最要紧!

……

随着看到画册的人越来越多,留意到‘许淙’这个神童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跟许淙一起考过县试和府试的人,对他更是印象深刻。

第一是他的年纪,年初考县试的时候是九岁,听说现在已经满十岁了。但不管是九岁还是十岁,都是今年考中童生的人里最小的。

尤其他还是两试案首!

第二就是他的身份了,乙丑年进士许明成之子。

说起许明成,庐州的读书人大半都知道。因为对方是庐州最近十几年来考中进士的人里最年轻的,听说如今已升任知州。本次参加院试的人里,还有人跟他是同一年考中童生的呢,不过现在一个是大官,一个还是童生,已经不敢去攀交情了。

没想到不过区区十年,他的儿子居然都能下场了。

不但能下场,还画出了如此令人啧啧称奇、捧腹大笑的画册,《科举记》里面的县试、府试,哪个读书人看了不感同身受?

如今碍于许明成的身份,没有人敢上门打扰年纪小的许淙备考,但不妨碍他们在聚会的时候议论纷纷,把许淙的事迹翻来覆去地说。

一时间,许淙的‘神童’之名宣扬得整个庐州城的人都知道了。

人们不管是提起院试还是提起如今卖得正火的画册,亦或者是单纯地提起读书、孩子等等话题,都会拐着弯儿讨论到‘神童’许淙。

一直让人关注着读书人的闵学政自然也不例外,在他让人打听到的庐州本次参加院试的读书人名册里,年仅十岁但已经连中两元的许淙高居榜首。

闵学政看到这个名字,便想起了桌上的某本画册,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许淙……”

作者有话说:

画册火爆销售中:

九岁的淙淙:咦,有点点好玩啊,想去看看!

十五岁的淙淙:尴尬,快点走快点走!

二十五岁的淙淙(断更中):他们谴责的是三水居士/许淙,跟我许淙/三水居士有什么关系呢?

院试这个情节有点卡,明天肯定写完!

PS:大家好像忘记了作收要加更三万的事,等月底就到了啊,得先存点稿。还是说分开更,周末更一两章,然后提前预支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