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超级U型池决赛(下)(第6/6页)

杭峰在这场“风浪”中,扬帆起航,回到了他的国家。

国内静悄悄的一片,甚至听不见“X-games”的一点声音。

直到两天后,国外的这场“国王更迭”的新闻才传回国内。

但无论是巴蒙德也好,还是莫泊桑也好,国内绝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完全没有印象,对于这场可以震惊世界的体坛新闻,可能还没有某一个国内明星离婚带来的舆论量更大。

积极参与这场新闻讨论的只有极限运动和滑雪圈的粉丝。

普通的体育粉显然也不是很感兴趣。

反倒是杭峰在“X-games”最后一轮拿到90分,拿下第七名的新闻,让一些体育粉小小的高兴了一下。

只是“小小的高兴”。

体育比赛没有第二名。

冠军以下都是败者。

媒体不会关注你是否在赛场上突破了自己,老百姓也不会在乎你是不是16岁就冲进了世界大赛的决赛。他们只会认为,你为什么没有拿到冠军,说明你还是不够强。

体育赛场就是这现实而残酷。

好在对于杭峰的成绩,王会长是真正高兴的,国家滑雪队那边也非常地看重,杭峰回家的当天就看见他妈一直接个电话不停,后来电话甚至打到了他爸的手机上。

电话是国家体育打过来的,也有国家队的教练的打过来的,还有国家滑雪队的总教练直接找陈虹女士要人:“你儿子这个成绩,你告诉我他只打极限赛,这不是暴殄天物吗?他有这个能力,他有实力拿冠军,为什么不参加比赛,你这是慈母多败儿!”

第一次被人骂“慈母”的陈虹女士都傻了。

老娘一共就生了三个崽崽,两个都贡献给国家了,还要老娘怎么的?最后一个崽崽也要不管不顾地送出去吗?我这家还要不要了!!

陈虹女士也是个脾气硬的,当时就和这位总教练说:“国家冲浪队也在找我要人,国家滑板队也在找我要人,孩子学习也好,指不定还能考上清北呢,孩子就一个,总不能分成四份。”

总教练也不是第一次要杭峰,这次尤为急迫,终于退一步:“行吧,你意思我明白了,就按照你原先说的,可以不参与日常训练,不用接受国家队的统一管理,集训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只要选拔赛拿到资格,我就做主把他安排到名额里。”

陈虹女士语气也软了下来:“刘总,真的很谢谢您的体谅,我能保证监督他的训练,培养他的品德情操,争取不会拖了咱们训练队的后腿,在赛场上拿到更好的成绩。”

放下电话,陈虹女士看向坐在身边的儿子,抬手拍了拍他:“现在人也同意了,答应你可以不用去训练队,但你有这个实力,就不能让他浪费。今年的青少赛你躲不掉,好好准备吧。”

杭峰点头,完全接受这个结果。

如果说杭峰原先是不想被家里人逼着去搞体育,那么现在他就是没办法去专业从事一项运动,或许在外人看来他有点轻浮,不够专一,也过于自大。但如果他可以在滑雪、冲浪、滑板上都能拿出一个好的成绩,他为什么要去做选择呢?

不加入国家队是最好的办法,留在N市,他既可以继续滑雪的训练,也可以冲浪,如今就连滑板的速降道都修好了,这里才是最适合他的训练场。

而且他还想继续读书。

读书让他觉得内心平静,能够调整他运动带来的疲倦,更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增加他的自信。

留在这里,就是最好的。

王会长也说:“国家队那边有比赛任务,能参加就尽量参加吧,你这次的成绩惊动了体育局,局里商量的结果就是我们两个部门相互协商,配合你的时间门来打比赛。

接下来你的比赛可能会很多,学校那边体育局出面已经打过电话,你们学校也是全力支持你,所以放宽心来,尽量适应现在的新生活。”

大概16岁真的是出成绩的时候。

也或许这个年纪,就应该接触这个层面的赛场。

杭峰如今回想起来,也是迷迷糊糊的,好像不知不觉的彻底站上了世界赛场。

和国内小打小闹的比赛不一样,杭峰的成绩从某方面而言,已经到了可以代表国家获得荣誉的程度,投向他的目光各个都是华国体育界的“大佬”,撑起华国体育系统运转的存在。

不能彻底拒绝,但又可以在彼此的牵制下,让杭峰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在家人和王会长的活动下,保留下了对杭峰最后的结果。

这样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