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府试两题(第2/3页)

“现在还没。”齐鸢道,“乃园的师兄们打算结社,应该是下个月办起来。到时候社名一定,我就去邀请你。”

迟雪庄听明白缘由,不由松了口气,脸上的落寞神色也一扫而光,高兴道:“好!好!这次府试我一定要中,要不然到时候给你丢脸。”

俩人边聊边往前走,不多会儿,各自的担保人也都到了。大家又一起排队,挨个随牌点名,之后齐鸢又跟迟雪庄去过搜检,领试卷。

一切流程与县试时相差不多,只是搜检得更严格了些,若搜检出生童夹带片纸只字,又或者金银等东西,以及冒籍顶名代考,犯事者便会被当场问罪上枷。

三更半夜,所有生童挤挤攘攘地候在外面,听到名字后挨个上前,解衣脱鞋,发髻打散,被胥吏们呵斥着转来转去。等搜检完后也不敢停留,因要领卷子找座位,因此人人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地拎着考篮往里跑,神色惶然,如夜鬼逃窜。

齐鸢和迟雪庄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俩人性子稳些,过了搜检后略微整理一番,这才领了试卷,借着灯光往里走。又因府试要求对号入座,俩人并不在一处考棚,所以拱手作别后,各自入场。

天色渐渐放明,两千多名生童挨个搜检入场,齐鸢吃了两块饼后又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一直等到龙门关闭,他才缓缓睁开眼,看着考棚前面。

不多会儿,便有书吏进入了考棚出题。嘈杂议论的考场倏然一静,刚刚还在交头接耳,互相讨论的童们纷纷屏息凝神,看向前面。

差役举起考牌,齐鸢坐得位置靠后,就听前面有人大喊:“第一题‘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出自《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原文中,颜渊先慨叹孔子的学问与道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再讲孔子如何教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最后自言学之所至“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道题目出的十分雅正,而在考试之前,褚若贞给齐鸢出的几道题目里,恰好有“颜渊喟然叹曰”一题。

齐鸢之前便听说褚若贞拟题猜题十分厉害,这次钱知府出题花样百出,他对此并没有抱过什么希望,谁想到还真让老师给押中了。

齐鸢暗自摇头笑笑,就听书吏接着道:“第二题是‘汤之盘铭曰’”

此言一出,众生哗然。

“汤之盘铭曰”一句,不正是仪征县首题的那个截搭题的上部分吗?

考题竟然重复了!

齐鸢也吃了一惊,前面的生童为了看清题目,纷纷站起来朝前张望。齐鸢觑着空定睛一瞅,果然是这一句!

然而考棚里的生童们惊诧过后,并没有人抗议,甚至个个面露喜色,急不可耐地开始磨墨作答。

齐鸢微微皱眉,随后明白了过来——前面几县的考题出来后,待考的生童们打听到别县的考题,一般也会跟着试做一下,猜测着若是自己的话应当怎么破题承题,从哪里下手。

这是生童们的习惯,因此当考题重复时,他们后面的这一批多半是已经琢磨过的,当然不会有人提出意见。

而从试题来看,仪征县的题目是“又日新康诰曰”,江都县的题目是“汤之盘铭曰”,字面上并不重复。童子试应试者多,规矩又不像乡试会试那般隆重,两场虽题意一样,但也不算大问题。

江都县的考生们得了便宜,自然都悄声作答,反正题目是知府出的,只要知府别反悔就成。

齐鸢想了想,自己此时若提出异议,先不说钱知府,就是江都、甘泉两县的考生恐怕也会对自己恨之入骨。科举考试,运气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只是这样一来,仪征县的生童未免太倒霉了。他暗自摇头,不再操心这些,只安稳坐好,看向眼前的答卷。

“欲罢不能”这一题,因之前做过,胸有成竹,所以齐鸢一边磨墨,一边在心里将先前那稿修改润色了一番。等手里的墨磨好后,他又确认了一遍,里面并没有应避讳的地方,便径自提笔誊写起来。

首篇答题三四百字,齐鸢运笔如飞,因这段时间在褚先生的督促下每天都“辛苦练字”,这次的答卷也比县试时漂亮不少。团团字脱去了圆润的外形,颇见筋骨,姿颜美悦,已经能从中看出几分二王神韵。

按说书法一途最耗功夫,不管是谁,都很难短短俩月便能提升到这样的地步。但齐鸢知道院试的时候,县试和府试的答卷是要送过去对比字迹的。

院试作为童子试最重要也最难的一关,应试者还有往年的童生,因此自己的字迹必须工整端庄,否则因为字不好看而降一等,岂不是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