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第2/6页)

另外一个男公安倒了杯温开水过来,递给了栀栀。

栀栀受宠若惊,接过水杯,又对人说了声谢谢。

然后她看向何明艳,问道:“何明艳,能在海大认识你,你也是个工农兵学员吧?”

何明艳,“我……”

栀栀扳着手指头数了数,说道:“而且你应该是……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哦!能在第一届就被基层选上,你一定是个很优秀的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吧!”

何明艳久久不语,失神地瞪大了茫然的双眼。

是啊!她可是当年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呢!

她在一个极度偏僻、贫穷又重男轻女的小山村里,与年迈没有劳动能力的奶奶相依为命。

什么?父母?

她当然有父母。

她的亲生父母带着她的弟弟妹妹在县城里工作、生活、上学。

他们让她留在小山村里,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来呢,让身为长女的何明艳留在农村照顾年迈的老人,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再给老人赡养金了;二来呢,何明艳不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的经济负担也小一些。

何明艳从六岁起就会煮饭洗衣,八岁开始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为了活下去,她什么苦头都吃过。

但她最大的心愿,还是攒钱当路费,去城里找父母。

她天真的以为只要回到父母身边,她就可以不要再捱穷受苦了。

直到奶奶病重、弥留时,父母终于带着弟弟妹妹回来了。

他们妥妥的就一副城里人打扮,衣着光鲜靓丽、说着抑扬顿锉的官话,言谈优雅,气场高贵……

何明艳既兴奋又羡慕,心里还藏着一丁点的疑惑。

她悄悄地看着比她小三岁的妹妹,可是妹妹轻蔑地看着她,还从鼻孔里喷出了一个鼻音。

“哼!”

何明艳的心,突然凉了半截。

奶奶最终还是撒手人寰。

办完丧事后,何明艳要求跟着父母回城里去,父母却一脸的为难。

何父,“大妞,我们在城里的条件也不好,房子还不如你们在乡下住的大……你就别跟着我们去了!”

母亲,“是啊大妞,你奶奶病了那么久,借了那么多的外债要还……你要是走了,那些外债怎么办?难道就赖账了、不还给人家了?”

何明艳惊呆了,“爹、娘,我、我也才十三岁啊!”

“十三岁已经是个大姑娘啦!”母亲说道,“我的大妞啊最听话最懂事了……乖,不是爸妈不带你去城里,实在是家里有难处……你是爸妈最大的孩子,理应要帮爸爸妈妈挑起这个大梁来,对不对?”

何父也说道:“对对对!大妞啊,这样吧……等你把老家的外债全都还完了,我们就把你接到城里去,好不好?”

他们似乎害怕何明艳会不同意,当天下午先是告诉何明艳说,想去拜祭爷爷,差何明艳去找香烛纸钱……何明艳刚走,他们一家四口便悄悄离开了。

何明艳回来的时候,家里已是人去楼空。

隔壁几户人家过来找她,

“大妞啊,你爹娘回城都不带你走的吗?”

“大妞你爹娘走之前找我借了三块钱,说你会还给我的!”

“大妞,你才十三岁,你爹娘怎么就舍得让你一个人呆在这儿啊?”

“大妞你怎么不跟着你爹娘去城里过好日子?”

……

乡亲们的话,让何明艳又恨又难堪。

但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攒钱还债,然后去城里找他们!

家里一共欠下了四十五块钱的外债。

何明艳为了挣到这四十五块钱,起早贪黑地咬牙干活,白天像个男人一样下地挣工分,夜里点了蜡烛编竹筐竹篓……

她花了六年的时间,才还清四十五块钱的外债。

就在这时,村里突然评选起什么工农兵学员?

何明艳也不懂什么叫做工农兵学员,但是大家都说她为人老实勤劳,是当之无愧的先进份子……

她浑浑噩噩成为工农兵学员。

因“路途遥远”,数年没有回过老家的父母紧急带着弟弟妹妹回来了。

父亲劝说何明艳,“当工农兵学员是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吃很多苦头的……大妞,爸妈舍不得你,你不要去,让你弟弟去。你弟弟走了以后,城里的房子就能空出一间来,你就有地方住,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

母亲小小声说道:“让你妹妹去也行,你呢就跟着我们去城里享福去,妈妈给你说门好亲事……”

这一次,何明艳学乖了。

不管父母说什么,她一律说好好好,背地里向村干部全盘托出,同时求救。最终,在村干部严厉的指责下,父母带着弟弟妹妹灰溜溜地离开了。

何明艳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城里。

她大字不识,招生办老师问她想学什么专业,她一问三不知……最终,招生办老师帮她填了淮安海大这所学校——这是一所专业化的海洋科学学府,不管什么专业都非常冷门,常年无人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