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4页)

于露还是有点儿担心的,“万一他闹事儿呢?”

林叔狞笑,“小于啊你还是太小看我和你刘叔了。”

刘叔则憨憨地说道:“人不能打死,得留口气儿,不然大当家会骂的。”

于露就想起了这两位海盗叔叔在海鸥岛起房子的时候,一块灰砖大约5斤重,男知青一次最多能挑20块,也就是100斤左右。就这样,男知青们也被累得气喘吁吁。

海盗叔叔们每次都是挑50块的灰砖,那就是250斤重的担子啊!可他们挑着那么重的担子,还能走出优哉游哉的步子……

于露还是有点儿担心,“那,万一他去告公安、去告城管……说我们投机倒把的话,怎么办啊?”

这样啊,林叔和刘叔看向栀栀,眼神纯洁憨厚——这题他们不会!

栀栀一笑,说道:“别忘了今天是星期天,本来就是赶集日。再说了,呆会儿我们把兑米的牌子竖起来。一碗鱼汤面卖二角钱,要是有人愿意匀给我们二斤大米,我们也一样是愿意交换的!”

栀栀为每一个队伍都准备了纸牌——她用木炭在纸牌上写着“汤面价格可按市价兑换大米”,并且为每一个队伍都准备了两只大米袋子。

这么一来,每一个队伍就都有了正大光明的“易物”理由。

无论是海鸥岛、还是正义岛,都是需要大米。来吃面的顾客们不管是给钱、还是给大米,栀栀都很赞成。

不过,群众也不是傻子。

谁会用二斤大米来兑换一碗汤面呢?

要知道,要是省着点吃,二斤大米足够成为一家三口两天的口粮了。

于露一想,也对,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但她还是嘀嘀咕咕地说道:“咱们还是得再小心一点儿,万一对方二话不说直接上来掀我们的锅可怎么办,没了鱼汤、没了炭炉,我们就没办法煮汤面了!”

栀栀说道:“我们还是先支摊吧!”

当下,刘叔林叔摆桌子摆小矮凳用几支竹棍支起遮阳布,栀栀和于露就忙着生炉子先煮好了第一锅面……

栀栀请前头的炒米粉老板夫妻俩、和卖蒸饭的一家三口吃了鱼汤面,又拜托他们两件事:一是想问问他们,在哪儿可以担水,因为栀栀他们需要清水来洗碗;二是请他们帮忙看着,那个唐五什么时候来……她就怕不认得人,吃了闷亏就不好了。

那两家都是老实人,吃了栀栀的汤面,赞不绝口,两件事都满口应下。于是其中一人就带着林叔、刘叔去不远处的水井那儿挑水。

栀栀把写着“汤面价格可按市价兑换大米”的那个纸牌子拿了下来,拈了一块黑炭,在上面又加了一句话——

【新鲜美味的海鱼汤面二角钱一碗,请先付后食】

然后把纸牌放在自家摊位的小炭炉前。

很快,就有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过来了,他先是站在栀栀的小摊前,不停地东张西望,还时不时的闭上眼睛深呼吸。最后,他朝着栀栀走了过来,盯着纸版上的字看了一会儿,疑惑地问道:“请问……你们这汤面,要二角钱一碗?”

栀栀笑着说道:“大叔,我们这是明码标价!再说了,我们的面汤可是用海鱼来熬制的。整一个林市……也就我们有这能耐可以搞到新鲜的海鱼,您试试吧,不让您吃亏的!”

中年男人舔了舔嘴唇,又道:“我、我都听说了,你们这面摊啊……开价说5分钱,吃完让人换5角钱。给了你们5角钱,你们还不满足,要逼人出5块……”

“你说的是上一家,我们不这样,我们明码标价。”栀栀说道。

中年男人闻到了浓郁的鱼汤香气,想吃的神情就更急切了。

他把心一横,掏出两角钱递给栀栀,又说道:“我、我只有两角钱,你打死我、我也只有两角钱……但是我想吃新鲜海鱼的汤面。”

栀栀笑了,接过钱对他说,“叔您坐下等一等,马上给您上面!”

那一边林叔看到生意开张,立刻开始麻利的煮面。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又香气四溢的乳白色汤面就被端到了中年男人跟前。

中年男人盯着这碗汤面看了一会儿,然后闭上眼睛深呼吸——

“这确实是新鲜鱼骨熬出来的汤,还放了一丁点的咸鱼干……味道好正啊!哦哟,这块鱼肉不得了哦!那么大一块……这块鱼肉啊,起码是条十来斤重的大东斑!”

他端起碗沿啜了一口汤,立刻露出了痴迷的表情,“香!纯!正!”

然后又啜了一口汤细细地品,然后吃了一口面条,又赞道:“这面条……擀得真筋道!这个擀面师傅的手劲儿大,擀出来的面条实在、好吃,好吃啊!!!”

栀栀、于露和林叔、刘叔愣愣地看着这个食客。

林叔和刘叔在说悄悄话,

“你说,他是不是个傻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