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5/7页)

吕婆子本是想给卫家找点麻烦,让卫家顾不上分地的事儿,谁知道,在她眼里不算大的麻烦,却成了卫家一家子人的悲剧。虽然这些都是上辈子发生的,吕婆子也死了,但吕和平还活着。

吕和平,吕和平……

这真真是一个天生坏到骨子里的人。

这人活着,就是罪……不成,得想个办法,把吕和平这个定时炸弹给彻底摁下去,不然早晚有一天,这人会成为祸害。到时候,就不知被他祸害的是谁了。

要不,趁着刘芳的死,彻底把他摁住?

想到这里,潘玉华眸子轻轻阖了下去,仔细思考起了吕和平的事。

思绪间,车子奔向渡江边,慢吞吞进了市区。

在汽车站下车,潘宏军笔直带着潘玉华和卫子英去了市中心。到了地儿,潘家父女在街上卖帽子,而卫子英则钻进市中心的新华书店里。

新华书店在百货商店的对面,是七八年新开的,这个代年,书店里的书并不是很多,卫子英在里面找了好久,才找到了她需要的,成套的《数学化自学丛书》。

这书一本有六本,代数四册,几何两册。

这是最初阶段的数学知识书,内容讲解清晰,逻辑严谨,内含最纯粹的初等数学知识。【注】

卫子英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她要不断吸收这个世界的知识,只有知识储存到一定的量后,脑中那些星际时空的超前东西,才会慢慢苏醒,并贯通运用起来。

眼下,她准备一步一步来,她要先学会这个世界的数学知识,然后再学力学与光学,再然后,再去学别的。

每一样,都必须从浅入深,慢慢学。

不过还好,她拥有别人没有的记忆力,虽还谈不上过目不忘,但只要吃透的东西,她就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且,她学得也比别人快。

她觉得,一年时间,应该够她把数理化这三样最基础的东西学透了。

挑好书,卫子英去找前台付了钱。

这个年代的书还不算贵,一套书统共花了卫子英四块八,也就是说,一本书八毛钱。

卫子英认认真真的把书装好,然后便去找潘玉华,潘家的帽子是真真好卖,虽然今儿挑进城的帽子只有三款,但因着款式新颖,这才没多久,就卖出去了一小半。

除此之外,潘家父女那卖帽子的小摊旁,还站了个穿着西装的男人。

这个人,卫子英认识。

上次她和潘家父女进城时,就是这个外地人从潘家这儿订了三百顶帽子的。

那三百顶帽子已经在二十天前交货了,交货时这人就说,帽子若好卖,就还来找潘家订。这次这人再出现,应该是又来订帽子了。

果不其然,卫子英走过去,便听到这人用蹩脚的普通话,正在和潘宏军交流。偏潘宏军不会说普通话,两人交流有些困难,还是潘玉华看不下去,接过了她爸的话,和这个西装男人谈了起来。

这次,这个男人比上次订得更多,要五百顶帽子,半个月后交货。

潘家帽子只是家庭小作坊,五百顶帽子哪可能半个月就做得完,潘玉华把时间订在了一个月后。这男人好像很急,又和潘玉华谈了好久,最后,双方把时间定了在了二十五天后。

这也是潘玉华算着和人定下的时间,她爸她妈一天能缝二十顶帽子,她放假时也能帮忙缝一下,但这也只能缝,没时间编,所以她打算回去后,把这编帽子的活,交给村里的人做,这样算算,二十五天交五百顶帽子,完全不成问题。

农村人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个钱,潘家这编帽子的活,一斤编织好的麦桔算一毛五分线,手脚快一点的,就是休息时编一下,一天能挣上两三毛,村里好多人都巴不得潘家能把这活让给大家做。

说起来,村里也不是没有人想偷师,自己编帽子卖,但就和卫子英一样,在帽子款式上,大伙几乎都是眼睛会了手不会,自己用针线缝出来的帽子,那是怎么看怎么丑,反正缝来缝去,都没潘家做出来的帽子好看,更别说,潘玉华的帽子上,还有一些小佩饰,手绢打的结或是玻璃珠串的小坠子,反正一般手不巧的人,还真弄不出来这些花样。

有人偷学了几天,啥也没学得会,就干脆歇了心,老老实实编桔梗,反正这东西也能在潘家换到钱。

谈好交货的时间,男人给了一百顶帽子的定金,然后约好什么时候,在哪取货,便乐呵呵走了。而卫子英等潘玉华谈完事,小脸怼到潘玉华面前,不要钱的恭喜话,跟放鞭炮似的,从她嘴里一连串的吐了出来。

潘玉华被她逗乐,转身买了串糖葫芦给她。

卫子英吃着糖葫芦,给潘玉华说,她要去和平街找妈妈了,潘玉华闻言后,想了想,道:“英子,我和你一起回去,正好我也有点事找若楠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