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第2/8页)

耀武扬威?

李世民心情更不好了,他在想尽办法给他擦屁股,小开裆居然还在耀武扬威?

越想越气,“太子,房相,孔颖达人在哪?他们捅这么大篓子,难道还在家养病?”

魏征说道,“太子和房相都已经在国子监外面的酒楼包下了一个包厢,静观事态发展,孔颖达也已经前往现场。”

李世民心道,看吧,还给他装病,明明就是畏罪潜逃。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反正如论如何,朕的名声是保不住了,你说,我当初怎么就……”

怎么就那么傻啊!一个坑一坑的往里面跳,还乐呵呵的。

越想心肝越痛,“只能尽力挽救了,等此事完毕,就收回徐家子殿前见君的特权吧。”

如果不这样,估计那些大儒那些礼官能撞死在金殿上。

才下的旨,而且还是弄得满城皆知的旨,现在却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收回,这是在自己打脸,但有什么办法?难道让闹剧继续下去?

魏征也不好说什么,他知道李二陛下现在心里一定不好受。

……

国子监门口,人山人海,维护秩序的皂吏也已经来了。

今天将是长安最热闹的一天,估计过年没有这么热闹过。

文斗已经开始,像这种露天的文斗还是很少见的,毕竟读书人都爱面子。

今天算是比较特殊,没见过文斗的老百姓看得可起劲了。

首先上前的就是礼部尚书之孙唐循。

居然将他祖父气得晕倒在了大殿上。

本来刚开始看在对方是个四岁孩童份上,他也不愿意做得太过分,但看看对方,叉开脚,八字腿,居然还用鼻孔对着他,简直想将对方吊起来打。

“作为读书人,吟诗作对必不可少,我们就先各做一首诗如何?”唐循说道,哪怕对方将他祖父气晕在大殿上,他现在说出这话也有点脸红,对方才四岁啊,四岁。

徐长生眼睛直眨巴地看着面前的人,这人是自己人吧?这一定是替自己去对方卧底的。

斗什么不好斗诗?这不是白白送他一个开门红,这不是在和他一个人斗,而是和他背后千年的大文学家大诗人斗啊。

这一局,他必胜,而且似乎一点难度都没有。

唐循见徐长生眼睛直眨巴地看着他,他都有点不好意思,咳嗽了一声道,“诗题由你出。”

哪怕是这样,他也脸红。

他的人生啊,以后说起他唐循,估计都会提起他以大欺小,曾经和一个四岁孩子斗诗,但为了替他祖父出一口气,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徐长生扭扭捏捏地,跟占了多大便宜一样,“那多不好意。”

唐循脸都黑了,这是在看不起他吗?眼睛一眯,说道,“诗题。”

徐长生心道,非得伸过来让他打脸,到时候可别喊脸痛,看他跳起来抽。

看了看周围,徐长生提了提裤子说道,“今天是我进国子监的日子,算是喜事,我们就以金榜题名为题如何?”

呵,小小年纪,居然就想着金榜题名?不少人不由得露出无奈的笑容,他们四五岁的时候还在干什么?

这么看来,徐家子的确也有非常的地方,至少他们四五岁的时候不会做出挑衅国子监诸生的事情,不会想着金榜题名。

唐循为了表示自己不占便宜,让徐长生出诗题,接着又道,“那么就由我来抛转引玉吧。”

先作诗肯定是吃亏的,因为对手还可能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如果对手不是个四岁孩子,估计大家要赞他一声。

唐循作为礼部尚书之孙,读书还是不错的,背着手开始走来走去。

徐长生眨巴着眼睛看着,等会他也这样走来走去,看上去好有范儿的样子。

“有了。”唐循说道,然后看向徐长生,直接摇头晃脑地念道,“

潜心苦读十余载,

每日早晚攀书山。

不计时间暑寒往,

金榜题名献吾皇。”

时间有点短,但他对这诗还是十分满意的,几乎将读书人的寒窗苦读的场景都写了出来,最后金榜题名贡献大唐。

现在的读书人,中心思想还是读书有成时,献于帝王家。

话一落,徐长生跳起来就拍起巴掌,“好诗好诗。”

反正让他做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众人面面相觑,他怎么还称赞起对方来了?

唐循也是一愣,“你认输了吗?”

徐长生摇摇头,怎么可能?

给对手鼓掌不是该有的礼貌吗?

再说,捧得越高,摔得越疼,他懂,徐长生觉得他自己太邪恶了,一个劲夸。

唐循脸都黑了,不认输你鼓什么掌,“该你了。”

周围的人也在夸唐循,不愧是礼部尚书之孙,唐循脸上这才好看点。

徐长生心道,你们就可劲的夸吧,等会他脸红起来绝对比猴子屁股还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