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二合一)(第2/4页)

“他们工钱是多少,”

“服衙役没有工钱啊!”应文直白是说道。

就是这直白让谢继宁震惊,他一开始认为基建拉动经济,是有实际例子的,合理的基建是大家都受益的事情,这个时候的政府不存在什么服务型政府,所以衙门捞点钱是在他理解范围,但是没想到这些来做工的人吃吃不好,还没有钱,他读书多,史书也读,但是都没注意,都是陷入了上辈子的思维误区。

谢继宁有些愤慨直接说道:“县衙之后可以依靠这些河道赚钱的啊!不只是税收,关卡过路费,可以光明正大的收的,只要价格合理,这之后的水道维修,码头治安管理都需要钱的,单凭这些费用就不少,更不要说商税,实在不必克扣这些劳工。”

“哦!怎么赚钱,你说说。”赵知县饶有兴致的问道,两人抬头,就见到赵知县刘方杰站在后面,谢继宁只见自己师父刘方杰面色漆黑的看着自己,知道自己轻狂了,光天化日,大庭广众说话不注意,这真的是自己的失误。

“回大人的话,晚生自幼家贫,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所以颇为理解这些服衙役的人,同情他们的处境。”

赵知县见谢继宁紧张,就开解道:“不要害怕,你说说这河道建好的后续的事情,”

谢继宁抬头悄悄的看了师父一眼,接着牙一咬,直白的说道:“大人,请恕小生无礼,我说一句实在话,遍地绮罗户,不是养蚕人。(1)对于这些来服徭役的人来说,他们大多数的人不是这运输的直接获利者,顶多是间接的好处,大多数人没有人教导,没有人教的话,都只是老老实实的种地,根本想不到赚钱,这水运是可以赚钱的,但是这钱和他们无关。”

谢继宁还没有说的话就是这是一种剥削,还是剥削穷人,来满足富人,只是这些理念,在这个时代,一旦说出来,就是众矢之的了,自己今天说这些,就已经是很挑战了,因为其实师父还有知县代表的是一个阶级。

赵知县震撼,谢继宁这话发人深省,服徭役的是穷苦人他知道的,因为有钱的直接用钱抵了,或者花钱让人来服,这些都是长久以来的潜规则。

结果谢继宁的这一番话揭开一些黑暗,这些来服徭役的都是贫困老百姓,这路修了,之后他们该交的税一样交,该服徭役还是一样的服,并不能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就是赚钱也一下子轮不到他们,这些好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谢继宁的这话颠覆了大家一贯的认知,这些想法之前就有文人谈论过,其实像刘方杰赵怀瑜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只是没有谢继宁这样直白的说出来。

谢继宁接着说道:“其实我是知道的,这样的工程是花费极大,但是为了提高劳动积极性,加快速度,是可以给他们发一点点工钱,这样也好过年。”

赵知县沉默,谢继宁这只是一句话,但是事实是如果发钱,确实要花费不少。

“大人,从目前来看,给工钱,的确要花费不少,但是这些钱到了他们的手里,肯定会用出去,用出去,这钱才活起来,流动起来。这才是真的大家都富裕。”

“至于这路修好之后,县衙收税不说,还可以在这些主要的码头、交通枢纽交界处设点,建仓库,建设铺子等等,这些都是直接的,还有其他的很多好处的。”

刘方杰见自己徒弟越说越紧张,连一贯的条理都没有了,开口解围道:“你才多大,张口就说,这些都牵扯过大,需要赵大人们仔细的思考,你看这些问题,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看,赵大人是要考虑全方面的。”

“子和兄所言极是,这件事情牵扯太大,需要仔细考量。”赵知县心里思绪万千,不便表露,索性随口说道。

回家路上,刘方杰不顾孙子还有管家等都在,直接教上了徒弟。

谢继宁心虚,这个时代有一些思想可以想,但是不能说,尤其是在那种场合,虽然自己没有说得很直白,但是大家都是聪明人,也是文人,自己不经意间表露的东西还不能让人知道的。

“宁哥儿,你素来聪慧,今日怎么这么冲动,我一直都知道,你有一些平等的思想,但是在你还没有实力的时候,这些思想有害无益。”

“师父,徒儿明白,只是,徒儿出生农户,如果不是我家里刚好免除了这次徭役,那外出做工的人就有我父亲叔叔,将心比心,我不能因为自己家躲过了,就忘记这些人在受苦,我不能做什么,只能说几句话罢了。”

刘方杰看着还是赤子之心的徒弟,一声轻叹:“宁哥儿,你如此心性,将来,只怕路难走啊!”

“师父,这有什么,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一些东西,但是我力所能及的,就要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