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一更)
邹和心中颇为喜欢, 怪不得老友刘方杰推辞了那么多的诚心拜师之人,选了这么一个幼童,不说别的, 单单论这份气度就颇为出众了,更不要说他才年方八岁。
谢继宁旁边的人也颇为显眼,邹和一见位置就知道是张知府的孙子张仁和,年方十三岁,小小年纪就学识扎实。
只见他头戴明珠, 身穿锦缎,相貌堂堂正正,自信飞扬,一排少年意气的模样, 相比谢继宁, 要更加符合人对少年书生的想象,谢继宁毕竟年纪小了点。
邹和拿起名单,开口问道:“怀安县谢继宁可在, ”
《礼记·曲礼》中说,“君子问更端, 则起而对。”谢继宁慢慢的起身,微微的整理因为跪坐而有些凌乱的直身, 然后缓步道前方行礼答道:“小生怀安县谢继宁见过诸位大人, ”
邹和道:“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1)何解,”
谢继宁答道:“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乃是《尚书》中的言论,此言表明人心是变化莫测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
在场的众人只见谢继宁侃侃而谈,语速不紧不慢,流利清晰,先破题,然后分别从各方面论证了这句话。
孙程明一时之间竟然生出了沮丧之心,昔日在县里考试,谢继宁的考卷就让他颇为佩服了。
此刻,在四品大官知府还有其他的众多的官员面前,谢继宁还能如此表现,自己当真是颇有不及之处,和这样的人做同学,当真是有些不幸了。
就连信心满满的张仁学的有那么一些紧张了。
谢继宁答完,台上的邹和声色不动,接着道:“我有一个上联,你来对一下,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2)”
“春归花不落,”
“风静月长明。”(3)
“今日桃花正盛,你就以此作诗一首吧!”
谢继宁心想,还好这些常见的题目自己都作了很多首诗,然后请师父指正自己改过,这个时候用上正好,连忙将之前自己作的诗里面的找出一首,背了下来。
一番对答之后,邹和让谢继宁复坐,又开口叫到:“阳曲县张仁学可在,”
谢继宁旁边的张仁学同样站起身往前去行礼答道:“晚生阳曲县张仁学见过诸位大人。”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4)何解?”
“回大人的话,此乃……”张仁学微微思考之后就开始作答。
谢继宁也在心里思考,这句话同样是出自《尚书》,意思是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约束唯恐不够。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个意思,可以从自身修身方面加以论述。
只见张仁学洋洋洒洒的开始答文,谢继宁开始紧张起来了,张仁学的回答同样挑不出毛病,表现也堪称完美,不知道这次案首情况会如何了。
张仁学答完就是下一个,大家依次回答,谢继宁发现孙程明是第八个回答的,表现也不错。
邹和问了甲等的十个就没有问了,副考官,教谕等人开始问后面的人,整整两个时辰才结束,谢继宁因为年纪小,骨头还软,勉强坚持,有些人一开始正跪坐的仪态都变了。
邹和越看越喜欢,今年的甲等的十个人只有两个年纪大的,八个都是年纪尚小,但都落落大方,邹和恨不得他们马上就院试取得好成绩,以宣示自己教化之下文风鼎盛。
一晃眼正式录取的五十个就问完了,基本成绩也定下了,邹和对着甲等的几个一番寄语之后,又到后面六个年级大已经考学多年的面前,对他们一番鼓励。
这是大盛王朝的规矩,地方上会增加额外的名额,对年纪大了,依然坚持读书考试的人鼓励,给他们童生的功名,类似于安慰奖的存在,并不占用正式考生的名额,是位列五十名童生之外的。
其他官员也对乙等的童生一番勉励,这才结束今天的面试。
等到谢继宁从考场出来的时候,谢老三等人已经等得心慌了,礼房的门一打开,只见考生依次走出,谢如方连忙从茶楼跑下去,扶住谢继宁问道:“宁哥儿,怎么样,”
谢继宁还没回答,孙程明道:“伯父放心,谢学弟应当是稳了的了。”
孙程明这话刚刚说出口,只听见旁边一声冷哼,几人抬头看,只见那张仁学道:“这话为时尚早,这位兄台已经如此肯定了吗?”
孙程明道:“今天继宁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张仁学顿时语塞,今日谢继宁的表现他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他自认为表现不差,但是谁是案首,尚且在模棱两可只间,还要看考官的心意。
这时,周良才、李道明等也出来了,谢继宁看几个人已经将这个地方堵了,连忙说道:“谁是案首,大人们自有定论,我们静静等候就是了,张兄,我等先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