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2页)

积肥这件事耗费的草又多,恐怕村庄附近都要被割秃了,为了割草,肯定要去远一点的地方了,农民是最辛苦的了。

饭后,谢继宁依然带着弟弟妹妹学习,每个人前面都准备得有一块沙板,谢继宁讲完《三字经》的小典故之后,带他们反复大声朗读,然后就叫他们抄写。

谢继宁想着,康熙规定上书房读书的皇子将所读的书抄写120遍,康熙的那些儿子都挺优秀,说明这个是能达到的,这个方法虽然让人诟病但是确实是有效果的。

尽管现代提倡寓教于乐,但是现在自己做不到,只能先让他们打一下基础,然后争取挣钱,之后送他们去好一点的学校了,到时候在买笔买墨给他们练字了,目前让他们记住最为重要。

家里的女性长辈纷纷带着孩子回娘家了,这个冬天,谢家湾附近,甚至整个板桥都忙了起来。

男人背自家的农家肥,女人带着孩子纷纷出门去树林里面搂叶子,有的地方连表层的腐叶都掏回家,几乎每家都多了几个堆肥的坑。

谢老三每天都是笑着出门,笑着回家,因为自家的地都被平整完了,而林地附近的荒地面积每天都在增加,以后自家又多了几亩地。

就算刚刚开的地有点荒,不肥,但是肥料管够,养养就好了,反正官府规定,头三年不交税,后三年缴税一半,怎么算都不亏。

谢老三还记得旧时听老辈人讲古,人生有三苦,打铁划船磨豆腐,打铁的要力气,一直不得闲,最后活活累死。

划船的人家住在船上,没有自己的地,吃喝都指望当天的鱼货,有今天没明天的,所以苦。

磨豆腐是三更半夜就要起床干活,没有畜力,只能人背着磨转,比驴还不如。

而比这三样还苦的就是开荒了。

尤其是冬天开荒,天冷不说,土地上了冻,土层冻的硬了,一锄头头下去只有一道白印儿,震的手生疼,疼到骨头里。

还记得村里人说,宁愿去打铁磨豆腐,也不愿意冬天挖板地(硬成一块板)。

而且大家都没粮食,所以有典故,“要开荒先攒“开荒粮”,家里人勒紧裤腰带攒够了一缸“开荒粮”,满满一缸高梁米,才能开荒。”

而这次,自家没有出人,没有出粮食,眼看就要多十来亩地了,谢老三怎么想怎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