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八怨神僧,奔赴京都,为匈奴主犯,立长生牌?(第6/7页)

“科举之事,的确重中之重,但我佛门僧人之怨,也重中之重。”

“还望诸位施主见谅。”

八怨神僧的声音继续响起,不依不饶。

他选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是想要把事情闹大,自然而然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从而离开。

贡院内。

几个大儒来到顾锦年房内,他们神色平静,看着顾锦年道。

“侯爷,这件事情你不要参与进来,有我等在,区区佛门,还敢如此嚣张?”

“恩,这件事情交给我们来吧。”

几位大儒出面,他们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在这时候,八怨神僧找上门来,肯定就是要捣乱。

科举就在眼前,他们不希望顾锦年闹出什么事情,故而打算出面,让对方离开。

“几位先生,学生早就做好准备,这件事情让学生来处理吧。”

“若学生不出面,只怕闹得更大。”

此时,顾锦年起身。

之前杨开与自己说过这件事情,也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自然而然,顾锦年也猜得到佛门会来找事,甚至他都做好了,科举当日佛门来找事。

提前两日,还算是佛门有点良心。

若是科举当日敢闹事,无论对方到底想要做什么,顾锦年都不会轻饶。

“这?”

“锦年,他敢过来,必然是有了万全之策,你若是出去,有些不好啊。”

“是啊,锦年,我等虽仅是大儒,但还是有些能力,解决一个佛门僧人,不是什么难事。”

几人纷纷开口,主要还是因为科举就在眼前,不希望顾锦年出去回应。

怕事情越闹越大,到时候影响科举。

当然也怕顾锦年吃亏。

“几位先生,放心。”

顾锦年淡然出声,随后朝着房外走去,而这些大儒也没有多想,互相看了一眼,便跟着顾锦年离开了。

贡院前。

将士们皱着眉头,看向八怨神僧,如若不是八怨神僧看起来深不可测,只怕他们早已经动手了。

而贡院之外,许多百姓聚集,他们沉默,没有说话,等待着结果。

甚至一些读书人都忍不住过来看热闹。

不多时。

顾锦年的身影出现,不过他没有离开贡院,这是规矩。

两人相隔不到百米,互相看向互相。

“此地乃是大夏贡院。”

“你有何事,在这里吵闹?”

顾锦年出现,望着对方,直接询问八怨神僧。

“贫僧见过天命侯。”

“一直听闻,天命侯为民请愿,将百姓放在心头,贫僧想问一问侯爷,佛门僧人算不算百姓?”

看到顾锦年出面,八怨神僧面无表情,而是直接开口,询问顾锦年一个问题。

听到这话,就算是这些百姓都猜到八怨神僧是想要说什么了。

顾锦年回答是的话,八怨神僧一定会让顾锦年秉公处理关于阿塔寺僧人被杀之事。

而这件事情又跟顾锦年有关系,如若顾锦年不处理,就不算是将百姓放在第一位,如若顾锦年处理的话,那这件事情,就很棘手。

佛门高僧不愧是佛门高僧,随便一句话都隐藏着陷阱。

只是。

贡院当中。

顾锦年摇了摇头。

“倘若你只是来问本侯这种问题,那就回去吧。”

“佛门僧人,在本侯眼中,算不上百姓。”

顾锦年淡淡出声。

他知道对方的来意是什么,自然不会太客气。

此言一出,八怨神僧依旧面无表情。

“僧人不算百姓?敢问侯爷为何?”

他继续询问。

也不在乎顾锦年的态度。

“为何?”

“僧人年纪轻轻躲在佛门寺庙当中,念经诵佛,美曰其名是为普度众生,可实际上呢?”

“税不纳税,钱不交钱,没有为王朝做过一件实事,抄经念佛有何意义?”

“倘若抄经念佛可以让百姓吃饱喝足,可以让天下太平,那天下人都去抄经念佛。”

“你说佛门僧人算不算百姓?”

顾锦年出声,这是他的解释。

的确,佛门最大的问题,并非是教义,而是佛门僧人不纳税,年纪轻轻,可能十几岁就拜入佛门,然后天天抄点经文,诵点佛经,就安享一生。

甚至建设佛门,让人过来朝拜佛像,将银两捐赠,这些银两去了何处?

说难听点,不交税也就算了,还赚百姓的银两。

这就是佛门吗?

顾锦年此言一出,引得不少百姓叫好。

而八怨神僧明显有些沉默。

他询问顾锦年僧人是不是百姓,其实就是一个言语上的圈套。

却不曾想到,顾锦年站在王朝这个角度,驳回此言。

但八怨神僧并没有因此而继续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