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文化耻辱(第3/4页)

梅老站在一边,听到俩人机关枪似的叭叭,虽然听不懂,但暗猜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落座后,他就悄声问陈思雨:“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陈思雨当然不能瞒着梅老,遂把自己在法蓝西时跟路易.奈非斯的争执,以及他想用婚姻的方式助移民,连带王奇的瞎糊弄全讲了一遍。

问题全在王奇。

路易.奈非斯所谓的爱,是基于一个强者,想要拯救一个弱者的,西方式的圣母与善良感,当然,肯定还有生理欲.望,不过高傲如他,这方面他是不会承认。

他自觉自己就是上帝,是来拯救陈思雨的。

要是陈思雨于私下礼貌的拒绝了他,以他的高傲和自尊心,就不会在场面上再提及,这件事也就过了。

可现在,王奇所谓的太极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小丑,被这群东方人给戏耍了。

他的自尊心受搓了,他受到了打击,他愤怒无比。

剧开场了。

基于该死的自尊心,路易.奈非斯示意陈思雨专注欣赏剧目。

梅老悄悄再问陈思雨最后一句:“这位导演同志还会继续生气吧,明天你的演出他会心平气和的观看吗,接下来呢,你打算怎么办?”

陈思雨也说最后一句,她伸了三根手指,一笑:“激将法。”

梅老顿时笑了起来:他很好奇,陈思雨会用什么样的激将法。

……

虽然六国饭店也经常会有各种外事电影的演出,但大多数都是苏国的红色芭蕾,跟《红色娘子军》是一脉的,而法蓝西的古典浪漫主义风格与其完全不同,而观影,跟现场的体验又是完全不同的。

从音效到服饰,再到舞美,《茶花女》,号称一支永不凋谢的山茶花。

它有着大段大段的双人舞,从女主玛格丽特和男主阿尔芒的舞会相识,再到乡村相恋,爱情夭折,泪洒情场,全是以双人舞的形式来表现一段如胶似漆,缠绵刻骨的爱情故事的。

加上大段大段的宫廷式舞会,其华丽,宏大的场景,直至最终的玛格丽特之死,它是一场视觉盛宴,同时也能调动观者的心理,让人于赞叹爱情的同时,于心底里,也会激发对于女主玛格丽特的惋惜。

玛格丽特,一个上流社会的,放荡,且无目的的交际花,一个上帝眼中肮脏卑贱的妓.女,但她用她的爱情激起了观者的同情形。

因为只有一场演出,在结束之前路易.奈非斯得去后台,登台谢幕。

起身之前,他整理西服纽扣,摊手,当然是想问陈思雨的观感。

陈思雨没说话,而是毫不犹豫举起手鼓掌,同时也带动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

谢幕完,演员和导演还会有一段时间是呆在后台的。

明天晚上《梁祝》就要登台演出了,路易.奈非斯的气消了吗,他会公平公正的去看她的演出,并在观后给予中肯的意见吗。

以陈思雨对路易.奈非斯的了解,肯定不会。

不过现在的意识形态还很紧,多跟外国人聊几句,被别有用心的人嚼了舌根,就得被打成敌特,或者走zi派,虽然现在思想部基本倒台,真闹出来,大家也不过背后嚼几句舌根,思想部不会拿她怎么样。

但陈思雨不想崩自己又红又专的人设嘛。

她正想着该怎么找个借口去后台,梅老站了起来:“思雨,咱去后台看看。”

今天的谢幕时间尤其长,而且观众们一直在热烈的鼓掌,久久不愿意离开。

《茶花女》剧组以为是因为他们的剧受欢迎,连着谢了五次幕。

但其实剧是一方面,观众之所以一直在鼓掌,是因为来了重要首长的原因。

观众是舍不得首长离开,就一直在行注目礼,在鼓掌。

这是一段长达十五分钟的谢幕,掌声非常热烈,一浪接着一浪。

趁着掌声,梅老示意陈思雨扶着自己,一路就到后台了。

路易.奈非斯谢完幕下来,正好碰上陈思雨。

不等他问,陈思雨就说:“较之曾经的版本,这一版的剧情处理更加明朗了,场景也非常棒,皇家歌剧院的演员无疑是最精湛的舞者,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预料,你们带来的是一场绝佳的歌舞剧。”

来的芭蕾演员都跟陈思雨很熟了,尤其女主角,扑过来就跟她来了个热烈的拥抱。

路易.奈非斯听陈思雨夸自己,也非常自豪,甚至都没思考,剧情和场景夸她的是编导安娜,舞蹈,她夸的是两位首席。

就在刚才,剧目公演时,他认真思考了一番,想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王奇跟他一样,是陈思雨的追求者,他之所以一直撒谎,就是不想让他带走陈思雨。

这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古国是什么样子呢。

它的首都都是如此的落后,偏僻,而当它登上报纸,其政权的形象是那么的蛮横,专治,霸道,该怎么形容了,就像王奇吧,他表面很正派,却那么自私,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