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2/4页)
两人站在旁边的桌子前,看着汪林打开食盒后,正宁帝亲手端出盒中的一个大盘子。
就是相较于品相极其精美的瓷盘,上面整齐摆放着的几小块玉米,看起来着实有些寒酸。
沈卓与何昌逸奉令抱着案卷被带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皇帝与太子,还有御前大太监汪林,三人都围在一旁的桌子前,说笑着什么的场景。
见到两人,正宁帝放下手中的盘子,笑呵呵的说道。
“把东西放到案上就行,过来吧,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难得太子大方一回,让人掰了些玉米让我们尝味,你们也一起过来尝口。”
两人放下手里的案卷后,赶紧谢恩并推辞。
“父皇说得对,算你们有口福,正好赶上,也可以尝尝这玉米的味道,不必推辞。”
被指小气的何殊也不在意,笑着拿起筷子扎在一块玉米芯上。
“看到了吧,只能啃掉这外层的米粒,这芯只能用来当柴烧,可不能吃。”
正宁帝一边拿起一根筷子照做,一边笑着打趣道。
“这玉米棒子看着挺大,但是这样去掉芯,不就只剩下一半了,你说的那高产量准不准呢?”
何殊边将另外一双筷子递给沈卓二人,一边回道。
“正式算产量肯定要去掉芯,老了以后,它的芯会变得很轻。”
何殊率先啃了一口,浓郁的玉米香味顿时溢满口腔,虽然既没水果玉米的甜味,也糯玉米的软糯,味道也很不错。
见沈卓二人都有些拘谨和迟疑,“都不必有负担,汪大伴,你们一起吧,都尝尝味,这东西是粗粮,本身并不精贵,等到过两年,就能随便吃了。”
已经吃了一口正宁帝不赞成的回道。
“这东西口感不错啊,皇儿为何说它是粗粮?”
何殊不好解释它的膳食纤维成分,不宜消化等弊端,只得简单粗暴的回道。
“人家海外的观赏植物,产量这么高,被我们用来当食物,不是粗粮,还能是细粮?”
正宁帝隐约觉得应该不是这么回事,但是听何殊这话,又觉得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嗯,有道理,不过不管它是什么粮,只要它能让人饱腹,还能高产,就是好粮。”
有汪林带头,沈卓与何昌逸才学着何殊的样子,每人用筷子扎起一块玉米尝了尝,发现这种此前从未见过,也未听说过的东西,味道确实还不错,
吃完放下筷子后,沈卓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这似乎是微臣此前从不曾听闻过的东西,听陛下与殿下的意思,它似乎是一种高产粮食,不知它能亩产多少?”
何殊此前还没公开过这个消息,没有得到她的允许,不管是农务司,还是东宫那边,都没敢对外随便走漏口风。
如今都已经公开尝鲜了,何殊也没瞒着的意思,直接回道。
“正常情况下,肥力足,精心伺弄,可达七到八百斤,差点应该也能有个二三百斤吧。”
在这个正常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左右的时代,不管是沈卓,还是何昌逸,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两人欣喜的恭喜朝廷又得一种高产作物。
何殊却叹了口气,边为他们解释,边擦擦手,坐回自己的案桌。
“土地的肥力不足,所有农作物的产量都低,就算有了稍高产一些的作物,还要考虑土地肥力下降的问题,农业生产乃是大安的根本,做任何事情,都必需要考虑周全。”
看得出何殊的不甘与烦恼,沈卓与何昌逸却都有些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在他们的印象中,土地产量只有一两百斤,甚至是只有几十斤,都是常态。
据他们所知,因朝廷近些年不仅鼓励农耕,还在农务司广招天下英才,一起钻研产量更高,能减少虫害的种植方式,研制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的农具。
甚至还研究如何积肥的方式,随着一些切实有效的研究成果被推广,许多重要产量区域的产量,都已得到不小的提升。
如今又得到如此高产的粮食作物,应该是件值得恭喜的大喜事才对,也是皇上与太子的功绩。
何况大安除了这个他们刚听说的玉米,还有一种叫做土豆的,产量比玉米更高。
可是太子提及这些的时候,不仅没有丝毫的喜悦,还发自内心的感到烦恼与遗憾,实在让人看不懂。
不过何殊也只是随口感慨一下,随后便收拾好情绪,指了下自己桌前的椅子。
“好了,你们都过来,坐下吧,我们办正事。”
沈卓与何昌逸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何殊却已将之前的那点情绪抛到脑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两人见状,只得赶紧收拾好情绪,将自己抱过来的资料放到何殊桌上,汪林见状,就知道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迅速安排手下为两人送来笔墨纸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