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持心对君言(第3/3页)

“好个窃闻天道。”国主笑道:“有你这番话,朕倒是能够应付梁翁了。”

赵黍暗中偷笑,国主叹道:“鸠江郑氏过去有有功于国,大加屠戮确实不妥。但郑氏子弟每户才五十亩地,是否足够?”

“陛下有所不知,这已是卓卓有余了!”赵黍言道:“就微臣所知,不少豪族田庄中,一家佃户躬耕百亩,自己所得大多仅有两三成,这还不算各种耕牛农具的租借款项。”

国主微微点头,面带笑容:“你留在金鼎司,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赵黍赶紧答道:“微臣不通俗务,陛下自有列位公卿献策,不必听微臣胡言。”

国主话锋一转:“我听安阳侯说,你父亲曾率精骑引有熊国大军进入伏蜃谷,却不幸因此殉国?”

“是。”赵黍答。

“英烈之后,没想到辜负已久。”国主指尖轻敲着书案,随后又问:“你如何看待梁国师?”

赵黍看不出国主此言用意,只好问:“陛下要听真话吗?”

国主佯怒道:“你难不成还要欺君?”

赵黍说:“那请恕微臣斗胆直言——梁国师乃是华胥国支柱栋梁。”

“你是这么看的?”国主不解:“莫非你有意转投崇玄馆?”

“过去曾有此念。”赵黍回答说:“但微臣亲历刺杀,经此事方才明白,若无梁国师支持,华胥国恐怕未必能保有今日太平昌盛。”

“朕在缉捕司呈递的卷宗里看到,你阻截妖邪乃是得了梁国师指点,如今这是要回报恩情么?”国主问道。

赵黍否认道:“微臣并无此意。但请陛下试想,为何九黎国的探子偏偏要刺杀微臣?又为何要让郑图南参与其中?说到底,无非是要将鸠江郑氏以及崇玄馆牵扯进来,最终将所有矛头指向梁国师。

今时今日朝堂乱象,不就是因为积宝阁一场刺杀引起的么?如此境况,让梁国师深陷其中,无暇应对外敌,这才是九黎国的真正目的。正是因为梁国师身为栋梁砥柱,方才要用这等拙劣办法!”

“可梁国师的态度,你也看到了。”国主言道:“华胥国历来得崇玄馆之助不假,但梁国师却将华胥国视为掌上玩物,,朝中不满者日渐增多。”

“陛下,不说过去,倘若将来再遇大敌进犯华胥国,除却梁国师,还有谁能力挽狂澜呢?”赵黍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