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页)

他请天顺帝取来万里江山图,两人移步图前,贺林轩手点羊皮图纸,道:“陛下请看,我大梁各州,都有其典型的地貌。如南岭以山陵为主,南扬以河谷平原为主,东阳、东海、东肃建梁等州多平原,北齐、北燕多草原,北漠、西凉多沙地。”

“地理不同,注定人文不同。

且不说别的,就说各州的作物,就不一样。南地水泽丰沛,多种水稻。往北,则以粗粮薯物为主。

若能借地利,种最合适的作物,有最好的收成。到时候,再以商为桥梁,互通有无,岂不能让各州百姓都有立足之本?

唔,说的远了。咱们说回臣奏本上所言,精耕、良种之事。

若百姓一人有一亩田,一年到头小心耕种,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该除病害的时候除害,只要少些天灾人祸,这些精心耕种的田地出产,不说能多十倍,两三倍总是有的。

而若粮种改进,收成就更可观。

具体如何做,只要得到陛下准许,微臣便与工部掌司农事的人好好商讨,先择作物,再在各州择几处地方做对比试验,若有成效,到时候开辟荒地予农家,既不碍着大人们的私产,也能让农户更为尽心。

当然了,单只改进耕种和良种,没有三五年时间也见不着太大的成效。

不过咱们也可以趁这段时间做些准备,这第一件事嘛,就是鼓励生育。

若是人口不足,其他事都免谈……”

贺林轩开了话匣子,一时说的尽兴,等到回过神时,才赧然道:“这些都还只是设想,不够严谨。陛下眼下听一听,待日后有了实绩,再议不迟。”

天顺帝跟着他的思路也在沉思,听他这般说,摆手笑道:“林轩肯与朕说这些,朕喜不自胜。”

他和贺林轩坐回原位,道:“别的不说,单只鼓励生育,增加人口一事,朕这些日子也在琢磨。”

“陛下请讲。”

贺林轩放下喝了一口的茶水,作洗耳恭听状。

天顺帝用手指点了点头,神色取笑,但也没对他这种流于表面的恭维说什么,继续道:“户部呈上来的户籍总报,朕已经看过。这几年,新增的丁户越来越少,再有前几年的……哎,死去的人丁却是倍增,长此以往,大梁国本必将动摇,朕也为此忧心不已。”

哪怕现在只有这样的趋势,但已经让天顺帝很有危机感了。

贺林轩暗自点头,皇帝现在也是凭他自己钻研的帝王之道,摸石过河,能看到这一点,已经很是难得。

“陛下宽心,桥到船头自然直,总有解决的办法的。”

他安慰道。

天顺帝笑了笑,说道:“但朕也没什么头绪。”

“虽说朝廷能够表态,颁布旨意勉力生产,再许一点减免的好处。这都是有迹可循的做法,但具体会有怎样的反响,朕心里却没有数。

毕竟,如今丁税过重,许多人家都不敢生,也不愿意生。

朕总不能按着他们生孩子吧?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丁税上做些减免。可这样一来,难免触及许多人的利益,又将是一场大难。”

贺林轩自然明白他的顾虑,说道:“陛下所言甚是。丁税减免是个办法,若操作得当,也是可行的。”

“哦?看来林轩也想过这些,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天顺帝催促道。

贺林轩也不跟他卖关子,直言道:“现在的丁税征收并不合理。微臣原本想等过了这段时间,再上奏陛下,将赋税调整回天运年间的赋税比例。虽然也不低,但总比天齐年间增收那么多名目,层层剥削,使得民不聊生来的强。”

老公公暗自撇开了头,心道贺大人真是胆大包天,这非议天齐皇帝的话,他身为臣子怎好说的这般直接。

不过天顺帝踩着天齐帝上位,本来就对这个兄弟没有一点好感,贺林轩的话又说到了他心坎上,完全不介意不说,还点头表示赞同。

贺林轩自然是摸清了他的心思,才敢这么肆无忌惮。

毕竟他除了是户部尚书,还是乐安侯府的夫婿,本来就跟天齐帝和陈氏有深仇大恨,只要不辱没大梁皇室,针对某些人那是应当应分的。

他道:“如果赋税能回落,这第一步做好了,后面的事就好说了。”

他把自己的计划简单地和天顺帝说了一遍。

第一步是调整赋税,这第二步,就是在赋税基础上,鼓励生育。

不算那些黑户,以大梁户籍登记在册的人丁来算,一户人家平均有四五口人。

这些都人每年应该负担多少赋税,若他们能生,增加到七八口人,赋税予以减免,减免到原本四五口人需要负担的程度,想必很多人愿意这么干。

这样一来,至少十年内朝廷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又能让人口得到一个飞跃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