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第2/3页)

咸安宫那里,哪怕太子不在了,太子妃也将一切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直郡王府那里就差了点意思,不过继福晋张佳氏也是个妙人。

她先抱了刚刚出生的小格格到身边教养,然后便投了四位嫡出格格的阵营。

没错,她这个继母投入了四个继女的阵营。

大格格是康熙二十七年生的,二格格康熙二十八年,三格格和四格格分别是康熙三十年和康熙三十一年出生。直郡王的四个女儿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十二岁。四人同母嫡出原就是一个阵营的,本来都已经联合起来保护弟弟对抗这一府的妖魔鬼怪,尤其是眼前的继母了。如今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们也只能换个方向继续战斗了。

跟使坏的弘晳斗,跟府里的刁奴斗,与跟红顶白的内务府斗,跟那些所有人都想要借机踩他们一脚的人斗!

多线作战难免颓势,而她们的转机就是在李德全登门的时候到来的。

虽然银子不多,却让世人看到了当今的态度。

他们皇长子一脉并没有被当今厌弃。

大格格气势大振,趁势立了起来,“来人,给本格格将这几个刁奴都绑了。”

~~~

对于自己还没出宫,银子就被当今转手送人这事,胤禟早就不放在心上了。看了一眼时辰,发现自己并没有在乾清宫呆太久,想着湘云要下晌才会从贾家回来,胤禟便转道去了趟翊坤宫。

长日无事,宜妃姐妹便凑在一处做针线,不妨就听说胤禟来了。姐妹俩对视一眼,当即放下手中针线不无担忧的看向门口。

到了自己亲娘这里,胤禟就自在多了,态度亲昵的打了个千便坐到了宜妃姐妹跟前说话。

为什么进宫,进宫都干了什么以及他有个蠢驴舅舅的事都一五一十的说与宜妃姐妹听,没半分隐瞒。

呃,秘密立储的这段没说。

“自以为是的蠢货,我当初就知道他早晚得蠢死自己不可。”听完特普库干的蠢事后,宜妃眉毛都立起来了,“下次不必管这些蠢货,让那老八蛋斩了也省得以后丢人显眼。”

不管是真的蠢而不自知被人下了套子,还是故意拿他们翊坤宫一脉做筏子祭天,特普库都该死。

“到底是郭络罗氏的人。”胤禟笑着点头,心里想的却是:真叫当今将人宰了,他审谁去?弄到皇陵那里慢慢的审,总能知道背后有没有人。

郭贵人也对这个庶出兄弟没感情,闻言也是气恼的附和了几句,然后才问起胤禟关于立储的事,“当真不要?”

若是亲外甥想要,她们就得好好谋划谋划了。

其实胤禟没来之前,宜妃姐妹虽然也总盼着天上掉下个馅饼砸一下她们,让她们有成为太后的机会。可她们也知道现实有多残酷,于是也会背着人小声的说一回花落谁家。

是荣妃,还是德妃,也或是……

这个问题胤禟都想了多少回,此时见问仍坚持已心的回了一句:“当真不要。”

还是那句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点自知之明他有。他不想成为大清的罪人,百姓的罪人。

人贵自知,而非不自量力。

郭贵人闻言心里有些遗憾,一旁的宜妃则是怒其不争的伸手点了点胤禟的额头,“你们兄弟俩个绑一块都不如恪靖。若恪靖是个阿哥……”

“额娘,你又来了。”在翊坤宫,四公主恪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样样都比五爷和胤禟出众优秀。宜妃这种恪靖不是阿哥的遗憾不知道念叨了多少回。等恪靖抚蒙,在归化城里参政议事后,宜妃看胤禟的眼神都恨不得飞刀子了。

胤禟头疼的想到宫里老娘这么说,宫外的湘云也那么说。这俩人还真是够有缘的。

一样的思想,一样的听众。

╮(╯▽╰)╭

胤禟已经有一阵子没过来给宜妃姐妹请安了,主要也是顾及当今那阴情不定的龟毛性子。这会儿过来了,也不好呆太久,连饭都没蹭到就拎了一食盒翊坤宫小厨房做的点心出宫了。

最近一阵子,皇子阿哥进后宫的都少,既不敢亲近自己亲额娘,也不敢给太后请安,总之都活得那叫一个小心翼翼。

不过元春的日子到没多少影响。

太子没出事前当今不翻元春的牌子,太子出事后当今也不翻别人的牌子了。光是这一点,元春就觉得心情微爽。不过太子这一去,元春也急了。

他们几家可都是太子dang呢,太子这一薨…将来何去何从呀。

相较于元春因为不得宠而磨出来的淡定从容,荣辱不惊。宝钗在宫里的待遇多少受了一些影响。

好在这份影响也只是微乎其微。

都知道宝钗当初是因为胤禟求了太子才进的宁寿宫,因有太子的面子,所以她当初进宫的时候多少有些体面。后来这两年投靠了翊坤宫,又学会了蒙语成了太后身边得利的女官,到也有了自己挣来的体面。